美國國會,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正襟危坐,但這背后,卻隱藏著眾多權、錢、性各類交易的陰謀。
《中國經濟周刊》 特約記者 蘇貝貝 | 美國華盛頓報道
今年情人節,熱播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拉開了第二季的大幕。與一般美劇一周一集的節奏不同,由美國最大的在線影片租賃服務商Netflix投資制作的這部描寫美國國會政治爭斗的連續劇,每一季都是一口氣推出全部13集。數據表明,第二季上線后的第一個周末,已有2%的Netflix用戶(67萬人)連著看完全集。
在國會所在地華盛頓,在這里生活的人,甚至都有一種不看《紙牌屋》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的感覺。連總統奧巴馬都在推特上“懇求”大家不要劇透,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紙牌屋》之所以創下收視奇跡,除了精良的制作團隊,真正吸引人的還是它對美國政治斗爭直接和深刻的表現。美國媒體認為,相比于此前熱播的《白宮群英(West Wing)》,《紙牌屋》更接近真實的華盛頓。在這里,是非的界定是模糊的,利益的交換是必須的,權力的斗爭是永恒的。
《紙牌屋》展現的華盛頓,令人聯想起了去年的一本暢銷書《這座城(This Town)》。該書作者、《紐約時報》資深國會記者馬克·雷波維奇(Mark Leibovich)這樣描述華盛頓:作為一個城市,它面積非常有限,除了寬闊的國家廣場和周圍一圈史密森尼學會博物館以外,國會大廈和白宮附近滋生了許多氣宇不凡的辦公樓。而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的權力中心,這些象征權力的高大建筑里,行色匆匆的一共有三類人,他們個個野心勃勃,機關算盡。
《紙牌屋》中的人物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