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政客
相互傾軋、打擊報復隨處可見
“House of Cards”是英文里的一個固定用法,形容不穩固的結構或岌岌可危的時局。在美語里,眾議院是“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簡稱“the House”。《紙牌屋》的主角弗蘭克·安德伍茲在第一季開始身為眾議院的多數黨“黨鞭”(確保議員出席并按照政黨立場行事的政黨紀律主管),是眾議院里除議長和多數黨領袖外的第三號人物。《紙牌屋》一語雙關,暗示眾議院政局搖搖欲墜。
《紙牌屋》開篇便大抖猛料:新當選的總統食言,沒有提拔幫自己上位的安德伍茲為國務卿,安德伍茲于是不擇手段打擊報復。
劇中的一些陰謀手段確實太過聳人聽聞,但是政敵之間打擊報復的事情在美國政壇絕不鮮見,今年1月爆出的新澤西州州長“堵橋門”事件就是最佳例證。報道指出,州長顧問有意造成交通堵塞,以懲罰該州利堡市市長不支持州長連任的舉動。這場人為的交通堵塞延誤了出發搶救一位心臟驟停的91歲老人的救護車。
政客之間彼此傾軋的手段多種多樣,而面對黨鞭,他們的行為遠沒有“敲打”同儕時那么有創造性。眾議院有435個席位被兩黨分占,各黨黨鞭的主要任務是讓黨員聽黨的話,跟黨走。但是議員都是各選區民主選舉出來的,如果站錯隊,通過了人民不喜聞樂見的法案,兩年后的中期選舉就會面臨丟失席位的危險。
可不聽黨的話,黨鞭就要來吆喝你了。像《紙牌屋》里,黨鞭安德伍茲就在一項法案投票前跟自己黨派的議員交代:“投票前,掂量一下選區選民,掂量一下你的良心,別給我意外,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別給我意外!”嚴詞厲色下,兩位本來要跟唱反調的議員嚇得面色慘白。而在現實中,目前眾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黨鞭凱文·麥卡錫在電視節目上透露,劇中這樣的話他的確說過。
正是這些“不敢對黨鞭說不”的議員們,成就了國會投票和黨派劃界基本一致的景象。這是《紙牌屋》“吐槽”美國政壇的話題之一,但還并非最主要的。
錢·說客
“權錢交易”比刀刀見紅更可怕
政治游說是代表各利益集團的活動家向議員施加影響的行為。由于議員們所立法規可以使相應集團獲得極其可觀的經濟利益,為確保“權錢交易”的平穩進行,說客在華盛頓成了一個報酬相當可觀的行業。《這座城》就披露一位為土耳其做游說的說客的月薪是7萬美金。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其他地區一直處于經濟衰退中,而華盛頓特區及其近郊的房價卻可以不跌反升的主要原因。
美國《大西洋》月刊調查指出,1974年,只有3%的國會議員卸任后加入游說集團;而現在,眾議員卸任后擔任游說者的比例是42%,參議員的比例則達到50%。
哈佛大學的勞倫斯·萊斯格指出,真正的國會議員會用60%的時間來為自己的政治生涯籌錢,對說客背后金主的要求自然也會分外上心。“有錢能使鬼推磨”,被游說后的議員們就各懷鬼胎,用自己手中的選票相要挾,在法案中添加各式各樣的條款。這也是為什么1913年創建美聯儲的法案只有31頁,而去年通過的醫改法案超過2000頁。也正是這些“例外條件”和“豁免特權”的條款,將奧巴馬醫改的鋒芒磨平。
有估計認為,2010年華盛頓的說客開銷高達30億美元,而1998年這個數字還只有14億美元。 “羊毛出在羊身上”,與聯邦政府每年3.5萬億美元的預算比起來,任何有理智的利益集團都不會打錯這把如意算盤。《紙牌屋》里的說客雷米暗示安德伍茲,國會上下左右已全被他買通,如不就范,他還可以另辟蹊徑。這才是刀刀見紅更真實更令人發指的政局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