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金融危機引發西方學者對個人主義的深刻反思

2014-04-11 09:38 來源:《紅旗文稿》  我有話說

  四、每個人都是資本主義危機的共犯

  個人主義的文化使得每個人置身其中而莫能度外,在一些西方學者大力批判貪婪的資本家、無能的決策者、效率低下的政府同時,亦在反思易被忽視的普通公眾的思想和行為。如德國《時代》周刊的文章認為,美歐債務危機背后隱藏著福利國家制度危機。政府和民眾組成了“毒販和癮君子”的共同體:政府為了贏得選舉發放福利“毒品”,民眾上癮后希望得到更多,這導致政府債務不斷增長。政府現在必須保持財政平衡,這意味著民眾也必須接受“戒毒治療”。羅伯特·賴克在《金融時報》發表題為《貪得無厭的消費者正在破壞民主制度》一文,認為將資本主義危機歸咎于全球金融和高得離譜的高管薪酬實在太簡單了。從更深的層面上講,此次危機標志著消費者和投資者對勞動者和公民的勝利。既然大部分人都兼屬這四種角色,那么真正的危機集中在:作為消費者和投資者時,人們越來越容易達成劃算的買賣,而作為勞動者和公民時,人們讓自己的聲音獲得重視的能力則越來越弱。文章指出,現代科技讓人們能夠實時購物,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佳品質和最高回報。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即時獲得相關信息,然后貨比三家,并瞬間就完成付款。消費者和投資者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強大過。然而,這些劃算買賣的代價是就業和薪酬,以及日益擴大的社會不平等。文章認為,消費者和投資者表現越來越不俗,但就業不安全感上升,社會差距日益拉大,社區變得更加不穩定,氣候變化也在惡化。所有這些結果都無法長期持續,但迄今仍沒有任何人找到讓資本主義回歸平衡的方式。人們盡可以指責全球金融和世界各地的企業,但請把一些指責留給那些貪得無厭的消費者和投資者吧——這些人幾乎存在于每個人心中,每個人都是共犯。

  可以說,以個人主義面目橫行的拜金主義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嚴重地損毀了美國、歐洲等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和諧共存的基礎。在泡沫經濟中,一切都被貪婪與拜金主義所蒙蔽。這種思維方式引起了社會的巨大分裂,其中最為惡劣的便是以金錢為基準,把人分成“贏家”和“輸家”(神谷秀樹語),每個人都是賭徒,只不過是投機金融家、政府等莊家通吃,公眾埋單。

  五、 個人主義的世界并非美夢

  西方學者從為資本主義辯護到反思資本主義,并從個人主義價值觀層面深挖根源,人們不得不感嘆“美國夢”破碎了,人們對自己和下一代能否過得更好似乎信心不足。美國《時代》周刊網站2012年1月19日的署名文章稱:“資本主義顯然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為所有人創造經濟機遇和更美好的未來。我們在學校里學到,資本主義是一種獎勵勤勞者和能人的精英模式。然而,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后,得益于資本主義的往往是有背景和有特權的人。”這種制度獎勵了投機者,懲罰了老實人。

  克勞斯·施瓦布在第42屆達沃斯論壇上亦指出:“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質問,我們竟然讓那些貪婪的、無能的決策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被制定出來,這些決策不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可怕的后果,同時也影響著普通百姓的生活,令他們失去了養老金、房產以及工作。這些受到影響的人們無不感到震驚、困惑、恐懼和憤怒。而那時候人們還預期,這次危機將使我們徹底地重新審視全體從業高管人員的行為,尤其是在金融服務行業。而今,近3年時間過去了,我們仍然沒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資本主義體系早已是一個過時的體系,如果我們繼續忽視改進此體系的必要性,則將長期深陷危機泥沼。”

  如何化解西方危局,不少學者轉向東方。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曾刊發《到亞洲的工廠看看資本主義的教訓》一文,認為陷入危機的西方資本主義犯下了三個錯誤:一是把資本主義視作一種意識形態概念,而不是一種用來改善人類福祉的實用工具;二是忘記了歐洲資本家從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威脅中學到的教訓;三是在向第三世界宣揚資本主義優點的同時,沒有讓其本國人民清楚“創造性毀滅”。由于存在種種缺陷,資本主義是一種不完美的制度。應當邀請西方決策者參觀一下日本和韓國、中國和新加坡的工業中心和服務業中心?;蛟S處處都有寶貴的經驗值得他們學習。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研究所所長桑德·施奈德更是在《輕輕告別強勢西方》一文中,巧妙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變革之風吹起時,有人修筑圍墻,有人修建風車”。施奈德對中國推崇有加,“山的一面是穩定,一面是危機,迄今中國在山脊上走得很好”。在中國當前深化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我們應當自感欣慰與自豪,另一方面我們應保持清醒頭腦,莫讓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念迷糊了我們的雙眼!

  (本文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9JJD720020]、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項目[CIT&TCD201304149]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