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農業“走出去”,企業如何走穩走好?

2014-05-04 09:49 來源:農民日報  我有話說

  宋洪遠,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二級研究員。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刊物上發表文章近80篇。作為主筆和主編撰寫出版的著作有《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年》、《中國新農村建設:政策與實踐》等24本。參加起草黨中央國務院文件和中央領導同志講話32件,是近10年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之一。2008年10月榮獲“中國改革開放30年60名農村人物”稱號。

  主持人:記者 鐘欣

  嘉賓: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企業對外農業投資研究課題主持人 宋洪遠

  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是我國改革開放在新時期的重要內容。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不久前發布的《中國企業對外農業投資研究報告》,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農業對外直接投資基本狀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當前中國企業對外農業投資的特征、障礙和對策建議。那么,如何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在對外農業投資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從而走得更穩更好?本欄目邀請到權威專家宋洪遠先生,一起對此進行探討。

  主持人:我國自2000年明確提出要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以來,對外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大。近年來,人們對中國企業對外農業投資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作為中國企業對外農業投資研究課題的主持人,您認為我國實施農業“走出去”的戰略意義何在?

  宋洪遠: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深化時期,對外貿易政策進行深入調整,在吸引外資、擴大出口的同時,提出了“走出去”的思想: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賦予具備條件的生產和科技企業對外經營權,發展一批國際化、實業化、集團化的綜合貿易公司;積極擴大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2000年又明確提出要實施“走出去”戰略。2001年,“走出去”戰略首次寫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綱要。2006年,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將“走出去”戰略的內容進一步拓展。

  為了促進中國農業“走出去”,國家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2006年,商務部、農業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的若干意見》,農業部還專門制定了《農業“走出去”發展規劃》。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提出,要加快國際農業科技和農業開發合作,制定鼓勵政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

  首先,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長、城鎮化持續推進和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需求仍將剛性增長,但是我國農業生產的資源約束越來越緊、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經濟成本越來越高,靠增加資源投入來提高農產品產量的空間越來越小,據國內外有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僅糧食的供需缺口就在1300億斤左右,完全依靠國內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幾乎是不可能的,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我國保障農產品供給的必然選擇。

  其次,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更廣闊的空間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化配置,從全球獲取資金、技術、市場、戰略資源,更多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是我國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長期以來,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社會,截至2011年全球范圍內至少仍然有11億人口長期生活在每天消費低于1美元的絕對貧困線之下。在經濟發展欠發達的國家與地區,農業吸納了大部分的勞動力,而且雇傭了最多的貧困群體。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能夠提高目標國農業發展水平,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水平,能為全球減貧作出巨大貢獻,有利于樹立我國負責任大國形象,進一步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