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西方“重新發現”馬克思述評

2014-05-07 09:15 來源:《政治經濟學評論》  我有話說

  (三)政治危機

  西方學界、商界、政界都有人認識到,在這場系統性危機中政治危機占有重要地位。

  法國《回聲報》2011年10月7日發表該報子刊《焦點》月刊總編埃里克·勒布歇《世界危機首先是西方政治危機》一文說:“金融危機演變成了經濟危機,而經濟危機又引發了債務危機,債務危機又導致了政治危機。”該文既說明西方政治危機的源頭,又強調西方政治危機的突出地位。

  美國戰略預測公司總裁喬治·弗里德曼對危機的實質提出自己的見解:“當前,蔓延全球的經濟危機其實質是一場政治經濟危機。”他分別論述了美國和歐洲的政治危機。關于美國的政治危機,弗里德曼認為,在美國,“操控華爾街的金融精英……因為私利幾乎違反了信托行業的所有準則,將社會和道義上的責任統統拋之腦后,這背后隱匿著巨大的政治危機”。關于歐洲的政治危機,弗里德曼認為,“歐洲正面臨兩場因經濟原因而起的政治危機——人們普遍認為歐洲的政治精英和金融精英根本是一丘之貉;另一場危機則完全是典型的歐洲危機——歐洲的部分國家已經開始互不信任,很可能演化為一場歐盟的生存危機”。弗里德曼強調:“政治危機的后果是最可怕的”。(11)

  如前所說,像挪威首相斯德爾滕貝格這樣的西方政要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任尚達曼這樣的國際組織高官都認識到西方已經發生了政治危機。

  連續數年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愈演愈烈的社會動蕩,嚴重困擾西方國家政府,導致這些國家發生政治危機。此次西方政治危機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政府危機。不少西方國家政府被西方媒體所說的“倒臺病毒”傳染,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在西方政治危機中,第一個倒下的是比利時首相伊夫·萊特姆。他被西方媒體稱為西方政治危機的“第一個受害者”。2008年,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蔓延到希臘時,萊特姆向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提交辭呈,辭去首相職務。2009年,由于新首相范龍佩出任歐盟主席,萊特姆才意外地重任比利時首相。比利時政壇混亂,黨派紛爭激化。萊特姆于2010年4月22日又向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提交辭呈,到2011年4月22日,比利時整整一年處于“無政府狀態”。在此期間,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前后6次任命負責組閣事務的7位協調人,均以失敗而告終。這是歷時最長的政治危機,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比利時人說,“人們都不希望創造這個恥辱的記錄”。對黨派紛爭感到厭倦的兩萬多人走上布魯塞爾街頭,舉行“恥辱”大游行,呼吁各政黨領袖盡快進行坦誠對話,組成聯合政府,早日結束政治危機。

  在西方政治危機中第二個倒下的是冰島保守派吉爾·哈爾德政府。美國雷曼兄弟公司2008年9月15日破產,幾天之后冰島爆發金融危機。同年10月,冰島全國三家最大的銀行宣告破產,冰島接著陷入經濟危機。民眾對政府十分不滿,哈爾德政府于2009年1月26日被迫宣布辭職。哈爾德本人受到指控,他是因金融和經濟危機遭到起訴的唯一西方政要。

  繼歐元區成員國比利時和歐盟成員國冰島之后,受到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強烈沖擊的歐洲政壇局勢不穩,歐元區成員國和歐盟成員國政府倒臺事件頻繁發生。

  在歐元區成員國中,繼比利時政治危機之后,愛爾蘭、葡萄牙、希臘、意大利、西班牙也都陷入政治危機。2011年3月,愛爾蘭總理布萊恩·考恩下臺;2011年3月,葡萄牙總理若澤·蘇格拉底政府下臺;2011年11月9日,希臘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政府倒臺;2011年11月12日,意大利民眾涌上羅馬街頭,高呼口號,要求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下臺,同日貝盧斯科尼被迫辭去意大利總理職務。貝盧斯科尼政府倒臺的次日,意大利經濟學家馬里奧·蒙蒂被任命為總理。2012年12月21日,被稱為“滅火隊員”的、上臺才一年多的蒙蒂政府辭職。2011年11月20日,西班牙議會選舉,結果是執政黨西班牙工人社會黨遭到慘敗,西班牙首相薩帕特羅下臺。荷蘭是繼上述歐洲五國之后陷入政治危機第六個歐元區國家。2012年4月23日,荷蘭首相馬克·呂特內閣辭職,政府下臺。2012年5月15日,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奇下臺,黯然搬出愛麗舍宮。

  在歐盟成員國中,繼冰島政治危機之后,英國發生政治危機。工黨在議會選舉中敗北,英國首相戈登·布朗下臺。其他一些歐盟成員國,特別是東歐的歐盟成員國,也先后爆發了政治危機。

  在歐洲政治危機中,右翼勢力在歐洲政壇抬頭,這是值得注意的新動向。

  歐元區成員國的政治危機導致歐元區能否繼續存在的信心危機,“歐元區解體”的預測不時出現。同樣,歐元區危機和歐盟成員國政治危機也導致歐盟能否繼續存在的信心危機,“歐盟解體”的預測也不時出現。

  美國政治危機與歐洲國家政治危機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在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的強烈沖擊下,美國政治精英和金融精英相互依存關系被充分暴露,占領華爾街運動對金融資本與政治權力相互勾結表示強烈抗議和極度不滿,惡性競爭的兩黨政治導致國會分裂,分裂的國會險些導致美國從“財政懸崖”邊緣墜崖,險些導致主權債務違約,受到各方強烈譴責的美國金融危機罪魁禍首完全不受任何法律制裁,政治精英想方設法給金融精英控制的金融體系大量注資,并默許金融精英繼續掌控金融體系。這一切使美國政治民主陷入難以為繼的困境。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