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西方“重新發現”馬克思述評

2014-05-07 09:15 來源:《政治經濟學評論》  我有話說

  (四)意識形態危機

  這里討論的意識形態危機不是指全面的意識形態危機,而是特指新自由主義這種意識形態危機。新自由主義危機既包括作為意識形態的新自由主義危機,也包括根據新自由主義理論構建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危機。現在重點討論前者,后者在本文討論經濟危機時已有過論述。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2009年5/6月號發表了兩篇涉及意識形態危機的文章:一篇是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利奧·帕尼奇的文章,另一篇是美國進步行動基金中心研究員馬特·伊格雷斯亞的文章。帕尼奇說:西方再現馬克思熱和《資本論》銷售熱“標志著此次危機范圍之廣、破壞力之大,已使全球資本主義及其衛道士陷入意識形態的恐慌。新自由主義正統派學說的信仰已經發生了內爆”。很明顯,帕尼奇所說的“意識形態的恐慌”和“新自由主義正統派學說的信仰已經發生了內爆”是同一回事。也就是說,帕尼奇所說的意識形態恐慌就是新自由主義危機。伊格雷斯亞說,“這是一個向馬克思的意識形態學習的時代”。這一提法表明他實際上感覺到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已經陷入危機。

  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這場危機中提出了“意識形態危機”。他說,意識形態危機是指“由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導致的危機”。斯蒂格利茨2011年7月6日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發表《西方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危機》一文,指出:“幾年前,一種強大的意識形態——對無拘無束的自由市場的信仰——幾乎將世界經濟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他認為,從里根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任美國總統到2007年危機爆發,是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的全盛時期,“目前由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導致的危機還在繼續,遠未結束”。可見,斯蒂格利茨所說的意識形態是指自由市場意識形態,是指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他所說的意識形態危機是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危機,也就是新自由主義危機或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危機。斯蒂格利茨劃分了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全盛時期和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危機時期。在美國,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全盛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初里根出任總統到2007年危機爆發,自由市場意識形態危機時期從2007年開始,現在還在繼續。

  斯蒂格利茨論意識形態危機的文章發表后,意識形態危機即新自由主義危機成為西方許多人的共識。西方報刊和網站出現了不少批判新自由主義的報道、訪談和文章,異口同聲地譴責新自由主義及其嚴重后果。

  在西方學界,意識形態危機、意識形態恐慌、新自由主義正統派學說信仰危機、新自由資本主義危機、市場原教旨主義危機、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危機、自由市場極端主義危機、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危機、自由放任主義危機、美國倡導的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危機等多種用語同時并存,實際上都是指新自由主義危機。

  西班牙《起義報》2012年1月15日報道,法國經濟學家熱拉爾·迪梅尼爾接受采訪時說:“當前的危機不是簡單的金融危機,而是新自由主義這一不可持續的社會秩序的危機。這場危機遲早會以某種形式爆發,但它在2007~2008年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美國爆發了。”迪梅尼爾在這里把這場危機看做新自由主義的社會秩序危機。

  西班牙《先鋒報》記者拉斐爾·波奇2013年12月27日在西班牙《起義報》發文說:“今天伴隨著全球變暖危機以及前所未有的新自由資本主義危機,整個世界都處于危機之中。”在這里,波奇認為,除了生態危機,導致全球危機的是“新自由資本主義危機”,英國歷史學家埃·霍布斯鮑姆指出“所謂市場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市場萬能論”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沒有現實性。他說:“過去數十年里,人們以為市場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宗教信仰而缺乏現實性。馬克思早就曾警告過,以剝削為本的資本主義終將自我摧毀。”(12)霍布斯鮑姆說:“‘市場原教旨主義’已經失敗。”“自本次危機爆發以來,人們談論更多的還是《資本論》的作者馬克思,因為馬克思理論的中心就是批判和解析資本主義。”霍布斯鮑姆不僅認為市場原教旨主義已經失敗,而且認為是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失敗導致馬克思的回歸。

  英國學者邁克·約翰遜認為,美國倡導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肯定會被拋棄。他說:“西方出現對資本主義的不滿情緒,說明資本主義確實出了很多問題。……面對經濟危機下的種種不確定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倡導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勢必會被人們拋棄。”(13)

  美國作者安迪·斯特恩認為,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者正在被丟棄進歷史的垃圾箱。他說:“曾在20世紀輝煌一時的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正被丟進21世紀的灰燼中。在各個國家都應當成為經濟團隊時,‘美國隊’的成績單慘不能睹。這將激勵美國領導人反思,而非總是沉溺于已千瘡百孔的自由市場極端主義。”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弗朗西斯·福山原來是“歷史終結論”的主要鼓吹者,斷言歷史終結于資本主義。然而在本次危機中,福山的觀點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他認為,美國式資本主義已經跌下神壇,自由主義市場或新自由主義模式將受到審判。美國《外交》雙月刊2011年3/4月號刊載南希·伯索爾和弗朗西斯·福山的文章《后“華盛頓共識”——危機之后的發展》,該文認為,自由主義市場模式即新自由主義模式將受到審判:“如果說這場金融危機讓一些發展模式受到審判的話,那就是自由主義市場或新自由主義模式。”作者對美國式資本主義的前途做了估計:“這場危機凸顯了資本主義制度內在的不穩定性,面對失業威脅的民眾期望政府能夠提供一定社會保障。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即使沒有完全喪失信譽,最起碼也不再占據主導地位。”作者批評美國一些機構仍在對美國式資本主義抱有幻想,指出國家干預經濟的理念將得到提升。關于市場失靈和國家干預的關系,伯索爾和福山提出了新的預言:“很多美國機構認為,經濟增長面臨的威脅更多來自政府的無能和腐敗,而不是市場失靈。鑒于美國式資本主義已經跌下神壇,這種看法有可能開始轉變。這場危機和一些國家對其做出的有效反應很可能提升一種理念,即發展中國家稱職的官員能夠高效率地處理國家對生產部門的干預。”(14)這一預言的核心內容是,美國經濟增長面臨的威脅是市場失靈,隨著美國式資本主義跌下神壇,發展中國家高效率地干預經濟的理念很可能提升。

  甚至在西方商界,也有人譴責英國和美國的新自由主義。大投資家喬治·紹羅什在接見彭博社采訪時說,“目前正在經歷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這要歸咎于20世紀80年代英國的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的里根總統所信奉并推行的自由放任主義。撒切爾夫人和里根都以為市場具備自行調節機制。”(15)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