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需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方向
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實際出發做出的重大創新,是中國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遵循的理論原則,這是辦好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根本保證。無論是左的或右的偏離,都會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來負面影響。在社會科學領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尤為重要。
建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把為中國人民謀福祉作為宗旨,從全國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研究中國和世界的各種經濟、政治、軍事問題。世界各個國家的智庫都把為本民族、本國的利益服務作為重要的目標。作為中國的智庫同樣應當把為中國人民謀利益作為重要的目標。有時候犧牲一些短期的、局部的利益是為了換取長遠的、整體的利益。智庫應當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以全國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做出正確的判斷,提出正確的建議。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努力提高研究人員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要把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作為研究的重點。這樣提出的建議才能更多地被有關決策部門所采納,從而使研究成果盡快發揮效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按照理事長曾培炎提出的要求,把發揮“臨門一腳”的作用作為重要職能。這就是綜合各方面研究成果,針對國民經濟改革發展的需要,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可供決策選擇的實施方案,提交給中央有關部門,供有關部門在決策時參考。把各項建議被采納的情況和對決策影響的程度作為考核研究成效的重要標準。這就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在成立很短的時間內發揮了自己獨特的作用,諸如在建立自由貿易園(港)區,調動商業銀行外匯貸款積極性,建立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發展淮河經濟帶和黃河幾字彎經濟帶等問題上,為宏觀經濟決策做出了貢獻。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智庫或研究人員的成果一旦在社會上發布和傳播,對社會輿論都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智庫和研究人員要有對社會負責的高度責任感,為社會增加正能量而不能增加負能量。智庫應當通過撰寫一些有影響的重要文章,發布重要的研究成果,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國際輿論,做到為政府幫忙而不添亂。智庫對企業、政府實行有償服務,政府通過購買服務付給智庫研究費用,這是正常的。但是智庫不能為了追逐利益而喪失原則,這也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智庫必須做到的。丟掉了社會責任感,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的信任,智庫的生命也就完結了。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我國是一項嶄新的事業,需要各類智庫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在合作與競爭中不斷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務能力,在未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智庫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