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小產權房子問題很嚴重,在全國的數量非常大,小產權房能不能合法化,其面臨的問題是什么呢?
華生:小產權房合法化,一種意見是說,讓以前蓋的合法化,今后再也不準搞了。但既然過去說了這么多年都是非法的,突然有一天宣布能夠合法,那說明現在說的話你千萬別信,你趕緊多建,將來肯定還有一天還有說法,說到那時為止還是合法。因為我們下了那么多文件都是不合法的,現在說以前合法、以后不合法是沒有任何公信力的。
返回來說,小產權房能不能合法化,變成一個違反規劃建筑可不可以合法化的問題。這個我講過,違建中國不能合法、西方不能合法,永遠都不能合法。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去建,最后這個地方不適合人居住了。
小產權房問題涉及到違建是不能合法化的。我的觀點是,處理小產權房的問題,原則應該是很清楚的。讓建設小產權房的人跟居住小產權房的人不能夠得利。不能讓違法的人得利,讓合法的人吃虧。真正使今后違建不出現最主要的辦法,就是你要讓所有以前做的人沒賺到什么便宜,后面的人自然就不干了。人家沒房子買一個小產權房,最后肯定是要把這個房子給他的。但是不能夠讓他相對比同期買大產權房的人撈一個很大的便宜,那實際上是鼓勵違建。
記者:您認為,小產權房合法化這個問題在中國搞成這個樣子,實際上是我們國內缺乏法治觀念的一個最典型的表現。如何理解?
華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事兒,如果你有土地,而且這個土地是你合法擁有的,不管是所有還是占用還是使用,你有沒有權利在上面搞建筑。實際上,你就要回答這么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回答了,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現代所有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的基本法律,就是“建筑不自由”。這塊地是你的,也是住宅用地,但是你不能隨便建房子。我花兩年時間寫了一本書,其中有兩章專門是講,西方土地的建筑權和土地的所有權如何相分離的歷史過程。其他所有的東西,如果你有所有權你就有使用權。我買了這個杯子,這個杯子就是我的,然后我就有使用權了。我怎么用它,我拿它喝茶可以,我用它裝飯也行,我不高興把它摔了也可以。但是唯有土地,你擁有土地你有所有權利,你什么權利都有,你就是沒有建筑權,不能隨便蓋房子,這個是國內現在最缺乏的法治觀念。西方的土地都是私有制,私有制也沒有這個權利。
西方整個這套規定,跟我們現在對市場經濟的理解相差十萬八千里。我們去德國,德國是在這方面要求最嚴的。德國從18世紀、19世紀開始就是建筑不自由。現在到德國看,從城市到鄉村,都特別漂亮;實際上,人家的那個漂亮的后面,不是靠每個人的自覺,是靠法治。
所以,在土地問題上,土地的非農使用的法治方向是什么,就是所有權和開發權相分離的這個現代的土地制度,我們國內包括我們領導都要補課,因為這些基本的道理都還不知道。從國外回來的很多人,他不講這個,他主要跟我們宣傳的是私有產權的至上;他不去講現代西方的土地制度發展到今天,他的土地利用是高度規劃的、高度計劃的,比我們的計劃經濟還厲害。
記者:宅基地的改革大勢所趨,其未來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華生:從方向上來說,宅基地將來是一定會自由買賣的,這是市場經濟和改革的方向。違建不能合法化,這也是法治社會的底線,它永遠合法化不了。什么是我們改革的方向,什么是這里面的誤區,我們在分析土地制度難點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清楚。
宅基地將來從方向上來看,就是要逐步改的,就是城里人也是可以下鄉,去買地去置業,但是這需要條件。三中全會的決定最后把這一塊給卡住了,我認為非常正確,要不然不說天下大亂,至少天下中亂。為什么呢?在今天這個情況下,如果允許城里人下鄉買地,那我們有太多的富人,想到農村去圈一大塊土地,去搞個莊園,周末去度個假。他能遵守規劃嗎?我們城里面還在樓上面蓋房子呢,農村里嚴格實施規劃管治,我們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將來從方向上講,是應該允許居民下鄉購買土地,不過要有稅收調節,有土地用途和規劃管治。這一點看看發達國家就知道了,我們沿著市場經濟方向走,將來會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