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對就業工作提出新挑戰
隨著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推進,就業領域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也面臨諸多矛盾相互交織的新挑戰,總體看,就業形勢依然復雜,就業任務更加艱巨。
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將長期存在。從供給看,雖然近兩年我國16—59周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連續下降,但這畢竟是在勞動力供給峰值上的減少,現階段勞動力特別是新成長勞動力供給仍處于高峰期。2013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9.2億,今后幾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仍將維持在年均1600萬人的高位。另外,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還將有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從需求看,盡管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穩定現有崗位和進一步擴大就業面臨較大壓力,就業總量矛盾將長期存在,不僅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壓力大,還要考慮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留有空間。
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當前勞動力市場既面臨一線普通工人招工難和技術工人的嚴重短缺,也面臨高校畢業生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難。這種兩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特別是隨著轉型升級的加快,受到產業需求變化和勞動力供給變化的共同作用,這一矛盾將更加突出。一方面,轉型升級可以創造管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并整體提升就業質量。但另一方面,轉型升級也要求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必然會對勞動者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目前我國勞動者總體素質不高,同時隨著勞動年齡人口逐步減少和受教育年限延長,青年勞動力供給將進一步下降,高校畢業生將占到新成長勞動力的半數以上,勞動力供給結構若不積極調整,則難以滿足市場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此外,隨著轉型升級加快,資源、環境等約束進一步增強,一些落后產能面臨淘汰,一些過剩產能需要化解,部分勞動者需要面對轉崗再就業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帶來局部地區的失業風險。
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更加艱巨。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始終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首次突破700萬人,達到727萬人,比上年增加28萬人。但從需求看,目前轉型升級創造高端崗位的速度還難以跟上畢業生數量的增加,適合畢業生的有效崗位相對不足,畢業生教育結構、就業觀念與市場需求脫節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影響畢業生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另外,在轉型升級中,產業和崗位需求加速調整,也將對教育適應市場需求的改革提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