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東突”恐怖勢力的發展趨向
“東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各地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十分嚴重,其犯罪行為嚴重危害中國的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在中國公檢法部門的嚴厲打擊下,雖然暴力恐怖分子最近幾年沒能進行大規模的暴力恐怖襲擊,但其并沒有放棄犯罪目的。他們在不斷總結以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正向更加縝密的犯罪化方向發展,這將給打擊和預防“東突”勢力的恐怖犯罪活動帶來新的挑戰。
縱觀今后“東突”恐怖勢力發展趨勢,筆者認為將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東突”恐怖勢力的構成將會更加復雜。“東突”恐怖勢力構成的復雜化主要表現在“東突”勢力分布的復雜化、成員成分的復雜化和活動趨向的復雜化上。以前“東突”恐怖勢力的“練膽之地”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俄羅斯的車臣。2013年隨著世界格局的微妙變化,“東突”恐怖勢力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輻射到其他國家。特別是動蕩的敘利亞局勢為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提供了用武之地。境外“東突”恐怖勢力也認識到國際環境對自己有利這一特點。它們陸續派遣一批“東突”分子赴敘利亞,讓其練膽、上手,積累從事恐怖活動的經驗。據報道,從2012年開始,“東突”勢力就派部分成員由土耳其進入敘利亞,參加敘反對派中的極端宗教恐怖組織與敘利亞政府軍作戰,同時還從在敘利亞作戰的“東突”分子中物色人選,然后潛回中國境內策劃、實施恐怖襲擊行動。中國反恐怖部門2013年6月就抓獲了一名由“東伊運”和“東突教育與互助協會”派遣入境的、曾參與敘利亞戰爭的“東突”恐怖分子。
雖然在美國在阿富汗的打擊行動中有一大批“東突”恐怖分子被消滅,但仍有相當數量的“東突”分子隱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敘利亞。這些惡勢力正在成為“東突”勢力的主要軸心。隨著中國對外交流方式的多元化,他們可能會以各種身份滲透到中國境內,與國內的“東突”勢力沆瀣一氣,制造新一輪恐怖襲擊事件。同時,境外的“東突”恐怖勢力可能會與其他國際恐怖勢力聯合形成更大的恐怖團伙。此外,國內“東突”恐怖勢力之前的恐怖活動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區,而目前恐怖活動正在越來越多地輻射到新疆各地甚至是北京等內地大城市。今后“東突”恐怖勢力的犯罪觸角可能更多地伸到內地城市,并試圖通過在內地制造恐怖事件達到不斷擴大其恐怖活動社會效應的罪惡目的。
其次,“東突”恐怖勢力的犯罪手段將會更加多樣化。在所有的恐怖活動中,爆炸、暗殺、組織(策劃)騷(暴)亂是“東突”恐怖勢力最得心應手的幾種手段。
在上世紀實施的多起暴力恐怖活動中,“東突”勢力就用這些傳統的方法和手段在中國新疆和國外制造多起恐怖事件。進入21世紀以后,“東突”恐怖勢力在堅持使用以上傳統犯罪手段的同時,越來越重視運用現代技術,以劫機、開車沖撞人群和軍人、網絡攻擊等手段制造恐怖事件。如2012年6月29日,由和田飛往烏魯木齊的GS7554航班起飛不久便有6名劫匪沖擊駕駛艙企圖劫持飛機,但被機組與機上乘客及時制服,6名恐怖分子全部被抓獲。2013年10月28日,烏斯曼·艾山、其母庫完汗·熱依木及其妻古力克孜·艾尼3人駕乘吉普車闖入北京長安街便道,沿途快速行駛故意沖撞游人群眾,造成2人死亡,40人受傷。最后,嫌疑人駕車撞向金水橋護欄,點燃車內汽油致車輛起火燃燒,車內的烏斯曼·艾山等3人當場死亡。在新疆等地公安機關大力配合下,北京警方隨后將玉江山·吾許爾、古麗娜爾·托乎提尼亞孜、玉蘇普·吾買爾尼亞孜、布堅乃提·阿卜杜喀迪爾、玉蘇普·艾合麥提等5名同伙抓獲。
縱觀以上幾起案件,各類交通工具正在成為“東突”恐怖分子實施恐怖行為的主要手段,而這在以前發生的恐怖襲擊案件中很少見。隨著國際恐怖主義勢力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現代網絡媒體信息傳播功能的不斷提升,“東突”勢力將會更加注重傳統的恐怖手段和現代高新技術結合運用。同時,“東突”恐怖分子也將會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一方面加強向國內傳播分裂、恐怖思想,教唆維吾爾族青年從事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另一方面還將通過網絡進行媒體外交,歪曲解釋中國打擊恐怖分子的政策,謀求西方反華勢力對他們的同情和支持。
其三,預防與打擊“東突”恐怖勢力的難度將會進一步加大。隨著“東突”恐怖勢力的復雜化和恐怖主義手段的多元化,今后中國政府預防和打擊恐怖主義的工作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中國新疆邊境線長,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的國家毗鄰,而且盤踞于這些國家的“東突”組織與境內“東突”恐怖勢力聯系緊密。近幾年,已發現多起通過偷越國境或求學、訪問等方式進入他國參加境外恐怖活動、提高恐怖活動能力之后回國指揮境內“東突”恐怖勢力活動的案件。這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資金和技術,加強對邊境地區的管控。此外,“東突”勢力恐怖襲擊活動越來越多地從隨意性轉向預謀性,也將會加大偵查工作的難度。從近期發生的恐怖犯罪案件看,“東突”恐怖勢力實施恐怖犯罪的自發性、隨機性增強,且規模較小,作案方式明顯呈現分散化,但除個別案件屬于無組織的個體行動外,大部分恐怖犯罪案件事前仍經過精心預謀、組織和策劃。“10·28”駕車沖撞致人傷亡案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經過嚴密策劃,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恐怖襲擊案件。這對于目前中國政府所采取的以防范為主的反恐策略將帶來新的考驗,增加了預防和防備工作的難度。
作者介紹:
古麗阿扎提,吐爾遜,女,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1976年3月生。1992—2000年在新疆大學攻讀本科和研究生,獲得法學學士和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9月畢業于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年以來先后受邀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身份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丹麥國際法研究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國際高校和研究機構從事訪學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刑法學、民族法學、犯罪學、人權法學和中亞法律問題研究。2009年以來,先后主持和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項目課題等多項研究課題,出版專著兩部:《中亞恐怖主義犯罪研究》和《少數民族權利法律保障機制的國際比較研究》。先后獲得國家民委民族問題成果評選二等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選青年佳作獎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