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具體措施
制定自身戰略規劃、整合市場運營平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提出,應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總規劃指導下,三地政府共同參與制定自身戰略規劃,并與總規劃進行對接。推動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建設是加強頂層設計的核心工作和重要戰略抓手。還有,城鎮化、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以及資源要素的合理分配與利用等,都是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舉措。【詳細】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副教授付曉東建議,將京津冀原來分散、各自為政的市場運營平臺連通、整合起來,形成三地統一高效的項目、招商、建設平臺,運用各種杠桿如土地使用、稅收減免、補貼、水電氣優惠等,來鼓勵、撬動民間力量,引導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人力流等進入規劃預期的產業領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三地優勢互補。【詳細】
產業上錯位發展、樹立特色中小城市發展的定位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表示,要好好研究產業之間的關系,最好的協調發展是能夠發揮各自特色,同時又能相互配套,在產業上不是重復競爭,而是錯位發展,這樣的話大家的日子都會過得很好。優化公共資源的配置總體需要較長時間,但有一些領域,比如交通、通訊的互通互聯可以先做起來。北京、天津到唐山、張家口、承德、保定、石家莊等城市的城際列車可以加快開通,這樣既有利于地區經濟發展,也有利于資源在三地之間的流動和共享。【詳細】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李國平認為,京津冀一體化建設主要是各地的產業結構升級問題,而河北的具體問題就是:“加速向加工型和服務型產業的轉型,去重工業化。”河北“產業結構偏單一,重工業多”。在制造鋼鐵、水泥的過程中,河北的工業與北京高速發展的高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關系并不密切。【詳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新業認為,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創造條件,縮小京津冀地區在教育、醫療等資源方面的差距,幫助河北省渡過沖擊,幫助其治理環境,保障就業。并提出了四點建議:第一,發展思路不能急于求成。第二,要樹立特色中小城市發展的定位。第三,改善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為小城市的特色建設提供基礎條件。第四,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尤其是小微型產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