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中國新安全觀的理論意涵

2014-05-29 09:32 來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  我有話說
2014-05-29 09:32:12來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三、共同安全:安全追求的最終目標

  中國的新安全觀不僅要維護中國自身的安全,也要對他國的正當安全保持適度關切,其實質就是促進人類的共同安全。1985年聯合國發表《安全概念》的研究報告對共同安全的概念做了如下理解:在相互依存的時代,國家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的、共有的安全關系,任何國家自身利益的獲得不應以損害他國利益為前提。因此,共同安全倡導裁軍、削減核彈頭以增加國家間的互信,建立更穩定的國際秩序,使人類的生活質量在增加國家以及國際的資源再分配中得到根本的改善。應當說,共同安全的提出對于轉變傳統的冷戰思維產生了積極作用,20世紀80年代后期出現的美蘇關系的緩和、軍控談判等世界安全形勢的變化都是在這一安全理念的推動下展開的。雖然共同安全思想最初是為了擺脫冷戰的困擾而提出的一種解決途徑,但它符合國家和整個人類長遠發展的共同利益,因此,在冷戰終結后仍然受到世界的追捧。

  中國的新安全觀把追求共同安全作為最終目標,要求各國也應追求共同安全,從而實現個人、非國家行為體、國家和國際社會共享的安全局面。中國新安全觀認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擴展和日益加深,安全問題越來越具有綜合性,尤其是跨國性特征日漸突出,一國的安全利益的獲得與維持與這個國家所在的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安全形勢是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各國的安全有其獨立性的一面,但不具排他性,要受到世界安全系統的制約。國家間的“零和”安全訴求既危及他國安全和國際社會系統安全,也危及國家自身的安全,追求這種安全模式將使自身失去安全。因此,“零和”安全訴求不能給國家自身和地區帶來持久的安全環境。集體安全機制是一種傳統的多邊安全機制,實質上就是“所有人反對一個人”,即大家共同反對威脅集體安全的國家。這一安全機制深受有軍事同盟關系的國家的支持。一戰后建立的國聯就是通過發展軍事聯盟及增加軍備來維護國際安全,最終由于缺乏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而被迫解散。二戰結束后建立的聯合國作為一種全球性安全機制發展至今,其生命力在于通過世界各國的合作來保障國際安全。

  但是在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了新的發展態勢,南北差距繼續加大,非傳統安全等問題困擾著人類。因此,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必須尋求一種新的安全機制,以應對當今世界的安全現實。中國在探索新的安全機制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江澤民指出:“營造共同安全是防止沖突和戰爭的可靠前提。”[16]“要努力把國際社會的持久和平建立在促進各國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的新安全觀的基礎上,應該通過對話增加信任,通過合作謀求安全。”[17]為此,中國政府反復重申實現共同合作的立場,即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摒棄冷戰思維,堅持國家之間的平等;反對把自己的安全利益置身于他國安全利益之上,既要努力實現獲得國家自身安全利益,也要積極為他國安全利益的獲得創造條件;反對將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分離,堅持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的有機結合;反對國家間的沖突與對抗,堅持國家間的對話與合作。反對以損害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來維護本國的利益,堅持共同安全的獲得是以維護共同利益為重要基礎。中國的新安全觀認為,共同的安全利益、彼此間的相互信任和經濟利益的相互依附是構成共同安全的三個基本條件[18]。

  共同安全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它把“普遍和全面的裁軍”視為最終目標,這與一個主權國家為了實現自身的生存與安全而發展防務力量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共同安全容易成為一個口號,很難成為一個內容明確的政治綱領。在冷戰終結后,各國主要從安全的實現途徑上探索,即把探索合作安全作為實現國家共同安全總目標的主要路徑,由此,“合作安全”成為了實現國家安全和地區安全的又一重要安全模式。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