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的獨立性會增強其信譽度
文匯報:盡管中國缺乏高質量的民間智庫,但像咨詢公司、公關公司這樣的企業卻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它們當中,能否走出高質量的民間智庫?
李成:首先,在西方,智庫無論是否有官方背景,其與咨詢、公關公司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里有概念的區別,智庫從定義上來講就是非營利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而咨詢、公關公司都是營利的,其致力的方向與公共政策研究有區別。咨詢、公關公司不是研究機構,有特定的服務對象,不影響政策,只提供研究,而且是營利的。不過,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界限模糊的情況,比如蘭德公司本身也營利,其收入與項目合約掛鉤。
而布魯金斯學會所有的研究都是公開的,不是為某一個企業、個人來服務。我們最希望得到的捐助是沒有限制的贊助,捐助方不能干涉學會的研究,即使有些說明了研究領域或項目,也不能規定研究人員的研究方法或控制研究結果,正因如此,經過一段長期發展,布魯金斯學會贏得了聲譽,形成了今天的影響力。
文匯報:對于智庫來說,獨立性非常重要,但在東亞地區,大部分受政府資金支持,日本的許多智庫由財團資助,如何避免這類智庫所出具的研究報告受出資方意愿的影響,特別是避免按照出資人意愿來出具報告的可能性?
李成:布魯金斯學會設立了各種規則保證獨立性,在接受捐款時會講得非常清楚,不管捐款方以哪種方式捐款,都不能影響研究本身。因為秉持這樣的原則,會有很多捐款被布魯金斯學會退回去,比例非常之高,在美國這已成為布魯金斯學會的一種獨立的文化象征。
在美國的政治格局中,布魯金斯學會始終保持中立性,盡管有些人認為布魯金斯學會比較親民主黨,但事實上也會有共和黨的干將到布魯金斯學會做總裁,比如布魯金斯學會的前任總裁就是共和黨人,我們外交關系部門曾經有一個主任并兼學會副總裁理查德·哈斯,是共和黨重量級的官員。我們的董事會中有很多共和黨的精英。
文匯報:僅僅從絕對數量而言,目前中國智庫數量龐大,但卻似乎缺乏像布魯金斯學會、蘭德公司那樣具有世界級影響的高質量智庫,您認為原因何在?
李成:一個智庫的成功由多方面促成:除了經費,還要重視智庫的理念、人才及研究方向,這些都需要時間的積累、知識的沉淀和它以往的成就匯總,美國的智庫年份最早的已有近百年歷史,在最近幾十年美國智庫發展尤其快,而中國的民間智庫最近10年左右才開始起步,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民間智庫的現狀是可以理解的。
習近平主席提出把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智庫的發展速度會更快。同時,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以后,有很多資金來源,比如來自央企、政府、私企的資金會投向智庫,也將助力智庫的發展。但是智庫的人才、研究方式、傳統的建立、聲譽的提高,還需要一個過程。
智庫在初創期可能會有資金短缺的問題,智庫應該對經費來源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來源有問題的資金會影響智庫的發展。我想提醒的是,智庫的真正發展需要很好的聲譽,布魯金斯近百年來建立起來的聲譽不可能為了幾百萬、幾千萬的經費贊助而交換,因為這個聲譽反過來會為智庫的發展帶來很多機會,如果初創期就為了經費而拋棄聲譽,這筆經費帶來的問題最終會變成智庫發展的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