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除了政府和媒體之外,智庫也扮演著意見領袖的作用,在未來,智庫應該如何同媒體、政府合作,從而體現其傳播力?
李成:每個智庫情況不一樣。有的智庫把批評政府作為它們發揮作用的方式,這有其合理性;有的智庫與政府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還有一些智庫會在政府部門取得尊重,它們的研究人員會經常去政府部門聽證、作報告等等。布魯金斯學會屬于第三種,如果我們請政府官員到學會演講,他們大多數都愿意來,我們的研究人員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到白宮、國會,內閣的部委等政府機構作簡報,這也是我們保持影響力的原因之一。但同時,布魯金斯學會始終保持獨立性,在很多場合我們會對政府的某些政策進行強烈的批評,比如中東政策、亞洲政策、國內的醫保政策、移民政策等等,這是我們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這是非常困難但又必須要做到的平衡。一方面作為政策研究機構,我們需要通過跟政府維持比較緊密的關系,來施展我們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始終保持智庫的獨立性,因為我們不是政府的喉舌,沒有義務去傳播政府的聲音,我們的社會責任是關注、判斷政策的采納效果,比如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能預見到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經過長期的評估分析,許多智庫與政府之間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動機制,有時政府在推出新的政策前,會與一些重要智庫的成員進行互動,這個互動是積極的。
從布魯金斯學會理念上來講,它是要貢獻于美國的政治民主、美國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國民享有平等的機會等等,同時對和平、對了解世界承擔重要的責任。尤其最近這幾年,我們一直強調,研究人員要有全球的視野,因為布魯金斯學會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庫,也應該是全世界的智庫。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 ngs I nsti tuti on)是美國著名智庫,作為一家研究公共政策的非贏利組織,其研究領域涉及外交關系、全球經濟、都市發展和美國國家治理。布魯金斯學會為美國政府決策提供意見,也曾為政府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常被稱為“開明的思想庫”,在美國上千家智庫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第一智庫。
中國未來是否也會出現類似布魯金斯學會的本土民間智庫,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博士對此抱有信心,但他同時指出,這需要一個積累過程?!案哔|量、獨立性、影響力”是布魯金斯學會的座右銘也是其成功的秘訣,李成將這三句話分享給成長中的中國民間智庫,他認為,中國的民間智庫在發展過程中應注重吸納優秀人才,產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保持獨立性,形成良好的聲譽,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淀,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形成影響力。
此次造訪母校華東師范大學期間,李成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回答問題淡定客觀,始終保持著大氣謙和的學者風度,這或許與他的經歷有關——李成誕生于上海,1985年赴美留學,先后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亞洲研究專業碩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2006年加入布魯金斯學會,任約翰桑頓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及研究部主任,目前他兼任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董事,美國外交關系協會和由杰出美籍華人組成的精英組織美國百人會成員,并曾擔任百人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