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經營制度改革
浙江省圍繞構建新型經營體系,堅持多路共進、量質并舉、多位一體,努力形成多元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融合發展的寶塔式新型經營體系架構,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可行的路徑,同時也面臨一些新的問題亟需破解。
5.堅持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寧波市備得福菜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蔬菜生產加工銷售的龍頭企業,目前自建基地3000畝、合作社訂單基地1.7萬畝、市場收購方式輻射2萬畝。該公司負責人反映,直接經營方式主要雇傭當地農民生產,可以有效控制原料品質,保證產品質量,但勞動監督成本和設施投入成本很高;訂單方式通過組織合作社進行標準化生產和統一服務,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又可以保證原料穩定供應;直接收購方式受市場波動影響大,但可以有效彌補加工產能和市場需求的不足。三種經營方式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共同推動當地蔬菜產業形成一體化經營體系。我們認為,在不同地區、不同產業和不同環節,推進各類經營主體融合發展、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成為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有效實現形式和重要實現路徑。哪些地方、哪種產業采用什么經營方式,要由農民自主決策,讓市場發揮作用。政府要明確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的優先培育方向和政策扶持重點,堅持多元化、多樣化,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推動多種經營方式共同創新發展。
6.農經系統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可以大有作為。平湖市按照政府主導、專業合作、市場化運行的思路,積極整合財政資金,集中服務資源,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育插秧中心、糧食烘干中心、農機作業和維修保養中心、農產品初加工等專業服務平臺,構建起農業公益性服務、合作型服務和經營性服務有機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99家,農資供應連鎖店214個,農機化服務中心22個,農民經紀人256個。新埭鎮9個村領辦了新聯糧油專業合作社,提供“一條龍”綜合性服務面積近10萬畝。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許多地方的農村經管部門在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社會化服務發展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到了主動入位、準確定位和有為有位,樹立了農經部門很高的工作威信,也為我們在新時期強化農經職能和體系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啟迪和有益的樣本。我們認為,適度規模的眾多經營主體和全程社會化服務相結合,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路徑選擇,也是今后工作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和政策突破點,在這方面經管部門責無旁貸。下一步要緊緊抓住經營性服務組織培育和社會化服務示范縣創建這兩個重點,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社會化服務取得新的發展,為構建新型經營體系奠定扎實的基礎支撐。
7.高度重視職業農民的培養。余姚市對127個農業從業者進行了隨機調查,平均年齡50.9歲,其中大學以上文化僅占6.7%,初中及以下文化占68.5%。針對這一問題,浙江省大力開展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通過“戶改場、場入社、社對企”的方式,積極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民經紀人等新型職業農民。余姚市采取財政扶持的方式,引導和支持種田能手、科技示范戶等農村實用人才和返鄉農民、大中專畢業生興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目前全市已發展專業大戶1389戶、家庭農場743家、合作社357家。因此,創新農業經營制度必須始終堅持家庭經營的底線不動搖,一方面支持農戶加強聯合與合作,在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實現多元互動、多元互補;另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力度,探索制定新型農民培養規劃和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構建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認定和扶持政策體系,加快培養一大批農村適用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