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周平: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利益邊疆

2014-06-13 09:09 來源:《探索與爭鳴》2014年5期  我有話說
2014-06-13 09:09:41來源:《探索與爭鳴》2014年5期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周平

  內容摘要: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日益深化,一國的國家利益溢出領土范圍以及國家間利益交融的現象日漸普遍和深入,并導致了國家疆域及邊疆形態的變化。與此相適應,最早由西方國家提出的利益邊疆概念,逐漸演變為界定全球化條件下國家海外利益范圍的基本概念,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并運用于國家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不僅無須對利益邊疆說“不”,而且完全可以也應該順勢而為,運用此概念來界定中國越來越突出也越來越重要的海外利益區域,并構建自己的利益邊疆。為此,中國既需要進行利益邊疆的理論構建,形成適應國家發展需要的利益邊疆理論,也需要進行利益邊疆的現實構建,恰當地界定利益邊疆,并以鞏固的戰略邊疆來支撐自己的利益邊疆。

  關鍵詞:疆域形態變遷 海外利益 利益邊疆 新形態邊疆 邊疆戰略

  近年來中國的快速崛起,是在全球化日漸深化的背景下實現的。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的國家利益溢出領土范圍而在海外的拓展,也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不斷發展。中國的海外利益不僅越來越突出,也越來越重要,其中的某些方面甚至直接制約著國家的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有效地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成為國家治理和國家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并對中國的崛起產生著根本性的影響。放眼世界,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家的疆域和邊疆形態正在發生劇烈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用“利益邊疆”來界定自己的海外利益范圍,并用自己的國家力量來維護利益邊疆。在此背景下,中國不僅可以也應該用“利益邊疆”來界定海外利益的聚集區域和關鍵節點區域,并用國家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邊疆。概言之,中國也應該有自己的利益邊疆。這也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必須要面對的重大問題。

  利益邊疆是全球化的必然產物

  “利益邊疆”是20世紀末期,美國等西方國家用以描述和分析國家的新形態邊疆,以及制定地區或全球戰略時經常使用的概念和思維。當然,也有學者認為利益邊疆的概念出現得更早。“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等西方大國從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出發確定戰略控制范圍,首先使用了‘利益邊疆’概念。”[1]但可以肯定的是,上世紀末期西方國家在界定、描述和分析國家的疆域和邊疆時,已經逐漸在使用利益邊疆的概念。而且,美國等西方大國的安全戰略、地緣政治戰略、全球戰略和太空戰略中,都明顯地包含利益邊疆的內涵。美國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高邊疆”計劃,就是利益邊疆的一種具體表述。在人類剛剛跨入新世紀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空軍參謀長邁克爾·瑞安更是明確強調:“從歷史上說,商業發展到哪里,我們的國家利益伸展到哪里,軍隊就應該跟到哪里,不管是在陸地、海洋還是在空中。”[2]

  任何一個國家,都占有或控制著一定的地理空間范圍。這樣的政治地理空間范圍,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國家不僅是人類創造的政治形式,也是人類社會的政治共同體,同時還是政治地理空間單位。國家占有或控制的地理空間范圍,就是國家的疆域。國家的疆域又是隨著國家形態的演變和人類活動范圍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在國家主權體制確立以前,國家的疆域是一種非主權形態的疆域;國家主權體制確立以后,國家疆域由國家的主權管轄,成為主權形態的疆域,即領土。但是,在全球化全面深化并對國家間的利益關系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以后,國家疆域的理論和實踐出現了新的變化。

  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人類發展中最值得關注的進程和現象。雖然“到20世紀80年代末,經濟全球化趨勢已經相當明顯”[3],但全球化的快速推進和全面深化,卻是在兩極對立格局隨著蘇聯解體而瓦解之后。20世紀90年代以后,全球化對人類社會造成了重大且根本性的影響。“我們眼前所發生的一切足以與美洲新大陸的發現相提并論。”[4]隨著全球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聯系在深度和廣度方面的突破性發展,國家的利益越來越多地超越于領土的限制,而在更大的地理空間范圍內展開。在此過程中出現的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的人類活動的范圍迅速拓展,進一步強化了國家利益在領土外拓展的進程。

  在國家利益溢出領土的范圍,而在更大的地理空間聚集和形成利益節點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國家為了維護自己的海外利益而運用國家力量,去占據或控制領土外地理空間的活動也日益凸顯,并形成對領土外的某些地理空間的實際控制———這樣的控制并不意味著主權性和排他性的控制。相對于主權的排他性控制來說,這是一種“軟控制”。于是,便出現了國家對地理空間范圍的新的控制形式。這樣的控制形式,顯然超出了“領土”這個主權性疆域概念①的描述能力。于是,超主權疆域的問題便出現了。超主權的疆域,不過是國家通過自己的能力或影響力形成某種程度實際控制的領土外地理空間。它不是主權性質的,卻是國家能夠對其實際控制并服務于國家利益的區域。這樣一種不同于傳統疆域的新疆域形態,便是所謂的利益邊疆。換句話說,現在普遍使用的“利益邊疆”概念,指的就是一個國家能夠控制或施加有效影響的海外利益范圍。有的學者更是直接認為:“利益邊疆主要是指,在歷史過程中產生并在全球化時代凸顯出來的,以國家利益為核心的,判定主權國家之間或與其他行為主體利益劃分的界限和范圍。”[5]因此,利益邊疆是相對于領土邊疆而言的。領土邊疆有明確的地理范圍,而“利益邊疆則沒有明確的地域指向性,它突出的表現形態之一是地域不確定性”[6]。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利益邊疆’的存在已是事實,并成為全球化時代維護國家主權和制訂國家戰略的重要基點”[7]。

  當我們突破意識形態的樊籬,而以客觀的態度理性面對利益邊疆的時候;當我們拋棄傳統、褊狹的邊疆觀,而以一種更加廣闊的邊疆視野來看待利益邊疆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利益邊疆不過是以新的國家疆域觀來界定國家海外利益范圍的結果,是在全球化條件下用國家疆域理念來描述或指稱國家的海外利益聚集區的概念。也正是因為如此,利益邊疆概念才在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