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世界政治中的文明:超越東方和西方

2014-07-03 09:00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我有話說
2014-07-03 09:00:03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如亨廷頓所說,文明之間的確有可能會產生沖突,但這絕不是文明之間唯一的互動方式。文明之間可能以一種和平的方式相聯系。譬如,我今天來這兒講座,你們熱情接待我。同樣,亨廷頓來中國的講座也無法被稱之為一種沖突,它只是學術講座,或許是一次鼓掌歡迎的交流會,又或許是一次激烈的討論會。但是,聲稱文明之間只存在沖突是一種對歷史的扭曲。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著有20多部研究文明的著作,他基本上提出了24種文明之間的互動方式。沖突只是其中一種。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事實上忽略了其他23種文明的聯系方式。同時,為了檢驗文明之間是否存在沖突,學者們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中沒有一項科學研究(大多是統計研究和一些定性研究)證明沖突是在文明之間發生的。事實上,戰爭與沖突發生在文明內部,在亞洲、歐洲、美洲以及非洲國家內部。這并不是說亨廷頓是錯的,但亨廷頓的觀點中最重要的推斷并沒有在事實證據中找到支持,而且這樣一個有趣的命題也沒有被探索過。

  亨廷頓的著作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有很大部分需要歸因于“911事件”的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為亨廷頓的論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以及線索,這使美國人認為伊斯蘭文明與美國文明是沖突的。但事實上,亨廷頓還做了另外兩個預測。第一個預測是中美之間即將爆發沖突。但20年過去了,無論怎么形容中美之間的關系,是沖突(encounter)也好、合作交往(engagement)也罷,但暴力沖突絕不是一個恰當的詞。因此這項預測不正確。第二個預測是伊斯蘭會與中國聯盟,進而與美國發生沖突。亨廷頓認為文明之間會形成聯盟,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文明是不會行動的,行動的是政府。或者再退一步,假使文明之間的確會行動,但伊斯蘭也確實沒有與中國文明聯盟,與美國文明發生沖突。所以,盡管這本書問世至今已有20年,被翻譯成為50種語言,亨廷頓也在世界各地享譽盛名,但事實上他三個預言中的兩個都是錯誤的。我認為作為一項社會科學研究,其預測的正確率至少是一半一半,這對我而言是底線。而一個好的理論預測的正確率應該是2/3。所以按照這個標準,對我而言,亨廷頓的理論不是一個好理論。

  這是我最近出版的一套研究文明的書,共有三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幅圖:一個個圓圈一層一層重疊在一起(見圖1),這幅圖抓住了這三本書所表達的核心——文明之間并不獨特,它們之間不是完全不相同的或分裂的。那么文明是什么?首先,文明表現為一種精英政治。我們知道,為富人創造的宗教,為受教育的人服務的語言,都是文明存在的證據。第二,文明并不是以單個并排存在(side by side),但它們都存在于一個大環境中。歷史學家麥克內爾(William McNeill)與一位伊斯蘭學者發展了這個觀點。第三,文明本身并不會行動。但怎么去看待文明呢?有些人說文明就如同一種力量,它會告訴你該去做什么。這是亨廷頓的看法。比如你們是中國人,孔子思想會告訴你們該做什么。或者,我是美國人,杰弗遜(Thomas Jefferson)會告訴我做什么。文明是把各種價值觀的結晶轉變為人們的核心信仰,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與杰弗遜的思想。這種說法聽起來值得尊敬,但事實上它只描述了一個單一的過程,在使用一種思考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主導著整個文明。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文明是由不同力量、多種傳統組成的。想想在一個中華文明之中存在的眾多爭論,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市政會議,人們圍繞許多不同意見進行辯論,但所爭辯的都是人們應該做什么,這在中國、日本、美國、歐洲以及非洲國家都是一樣的。市政會議的比喻所要表達的就是這樣的論點:文明具有多元性。這些聲音實際上是不同政治派別、聯盟、機構之間的爭論,可見政治的文明是具有政治性的,它們事關斗爭、輸贏,有時甚至是生存或犧牲。

世界政治中的文明:超越東方和西方

圖1 文明的認同:超越東方與西方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