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葉朗:中華文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2014-07-11 09:07 來源:《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  我有話說
2014-07-11 09:07:17來源:《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也是在唐太宗的時候,那是基督教的一個派別,叫聶斯脫利派。聶斯脫利在公元431年被判為異端,開除出教,并遭流放,死于埃及西部的沙漠之中。聶斯脫利的信徒宣布與羅馬教會斷絕關系,并向東方的廣大地區傳教。貞觀九年( 635),他們的一位主教阿羅本帶一行人到長安。他們自稱景教。唐太宗派房玄齡熱情接待他們,讓他們在皇帝藏書樓翻譯經典,并由政府資助幫他們在長安義寧坊建了一座教堂。

  當時唐朝的外來宗教還有祆教和摩尼教。祆教起源于波斯,當時中國人又稱之為拜火教或火祆教。大約在西晉末年,即4世紀初,它通過粟特商人的途徑傳入中國。在唐朝初年,祆教得到官方承認,在東、西兩京及粟特人聚居的一些地方建立了祆教寺院。摩尼教在3世紀由波斯人摩尼創立,一度在波斯境內廣為傳播,后來遭遇祆教的排擠。公元277年,摩尼被波斯王巴赫拉姆二世殺害。摩尼教的教徒逃亡國外,而摩尼教也因此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的傳播。據文獻記載,在唐武則天的時代,摩尼教已傳入中國內地。

  由于大唐帝國在文化上的開放包容,當時長安成了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會,從世界各地來的外交使節、商人和留學生擠滿了長安。長安的鴻臚寺接待過七十多個國家的外交使節,而且他們大多率領著龐大的外交使團,出現了“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景象。來唐使節最多的是日本、新羅和大食。日本曾先后向唐朝派遣十多次“遣唐使”,包括留學生、學問僧和各種類型的專業人士和工匠,每次人數有數百人,最多達到七八百人。新羅常年居住在唐朝的留學生達到了一二百人。據《舊唐書》記載,開成二年在唐朝的新羅留學生達到二百十六人。當時的長安城中“胡服”盛行,胡風彌漫。來自中亞、西亞的商人在長安等地開了許多酒店、珠寶店、雜器店。胡商經營的酒店中有西域名酒(如高昌產的葡萄酒、波斯產的三勒漿以及龍膏酒等),還有富有異國情調的胡姬當壚。胡姬是來自中亞、西亞的女子,能歌善舞。到胡姬酒店中飲酒聚會成了一時風尚。李白的詩中常有這一類的記載,如“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前有樽酒行》),“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之二)。這種胡風、胡俗的盛行,顯示一種蓬勃的朝氣和青春的旋律,正是學者們盛贊的盛唐氣象的一個特色。

  三

  在中國歷史上,宋元時期的貿易大港泉州的歷史也是中華文明的開放性和偉大包容性的一個典型。

  泉 州( 古名“刺桐”) 在唐代就是中國四大對外貿易港口之一。宋元兩代進入全盛時期。當時到過泉州的一位猶太商人曾經這樣記錄當時泉州的情形:“這是一座極大的貿易城市,商人在此可以賺取巨額利潤”,“因為街上有無數油燈、火把,到晚上把城市映照得特別燦爛,所以人們把這座城市稱為‘光明之城’”。在這個繁華的貿易港口城市,人們看到的是一種多元文化的局面?!懊總€民族都有自己的居住區、寺廟、街道、旅館、庫房”,“他們既不像刺桐人那樣吃東西,也不遵循他們的習俗習慣,每種民族的人都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這位猶太商人還特別強調,“所有人都被允許按照自己的信仰來行事,因為他們的觀念認為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信仰中找到自己靈魂的拯救。因此,教士們可以不受阻礙地按自己的意志布教”。

  當時的泉州除了猶太人,還生活著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他們多數經商,但也有的擔任官職,還有不少人與泉州人成婚。他們在這個地區自由傳播他們的宗教信仰。泉州涂門街的清靜寺就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創建的。 這是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

  基督教也在這里傳播。當時有兩個派別: 一個是前面提到的聶斯脫利派( 景教) ,一個是天主教的圣方濟各會派。據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到泉州的歐洲大游歷家馬黎諾里記載,當時泉州有圣方濟各會教堂三所,教堂旁邊設有工廠,還有貨棧一所,供基督教商人貯貨之用  今天在泉州還可以看到許多印度教( 古婆羅門教)的遺跡。如描繪印度教神話故事的石雕就有幾百方。它們在內容上都與印度兩部偉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耶那》有關,然而在雕塑風格上則可以看到中國的和古希臘的藝術痕跡。

  佛教很早就傳到泉州。最有名的寺廟是始建于唐武則天年間的開元寺。開元寺集中體現了多元文化的并存:除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的藝術外,還有印度教題材和風格的石柱,西亞風格的獅子浮雕,歐洲風格的有翼天使式的飛天。

  前面提到,摩尼教在武則天時代即已傳入中國。它在宋元時期被稱為“明教”。現在泉州南門外草庵摩尼教遺址是全國唯一的摩尼教寺,庵中有“摩尼光佛”雕像。庵前大巖石上刻有“清靜光明,大力智慧,無上至真,摩尼光佛”的十六字摩尼教教義。

  宋元時期泉州的宗教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促使不同信仰、風俗之間出現一種互相影響和互相融通的趨勢。從現在保存下來的一些墓葬石刻可以看到,有的信徒信仰伊斯蘭教,同時也信仰佛教。有的基督教徒的碑文完全依據儒家禮儀的規定撰寫。有的基督教徒的墓碑上既刻有天使、十字架,也刻有佛教的“華蓋”、蓮花。有的基督教徒的墓碑上還刻有伊斯蘭教的標志“云月”。

  這方面的資料很多??傊?,泉州出土的大量須彌式石墓“混合了印度、波斯、希臘、大夏、安息、羅馬和中國的不同文化因素”。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泉州混合并存的證明,是一個文化上的奇觀。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