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應該更多依靠消費還是依靠投資?
在上述國際經濟形勢之下,中國經濟顯然不能再靠出口來拉動,而應該轉向內需,也就是國內的消費和投資。到底應該更多依靠消費還是依靠投資?這在國內有不少的爭議。
我們認為,拉動經濟還是要靠投資。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目標,但建立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收入水平提高的先決條件是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怎么樣才能讓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一方面要靠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讓每個勞動者能夠生產的東西越來越多,或生產的附加價值越來越高,另一方面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讓市場的交易能夠順利進行,減少交易成本。不管是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都必須靠投資來完成。只有靠投資拉動經濟,才會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如果僅僅是擴大消費而勞動生產力水平不提高,那只能靠儲蓄維持一段時間,等儲蓄用完就只能靠借債,等到出現過度負債、需要還債的時候就是危機來臨的時候。
靠投資拉動經濟的前提是有效的投資。所謂有效的投資,指的是這種投資應該要有比較高的經濟回報,有比較高的社會回報。這樣的投資才能夠真正拉動勞動生產力水平提高。關鍵問題不是要不要投資,而是我們有沒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經過三十幾年以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我們是不是還有好的投資機會?答案是肯定的。
中國作為一個中等收入國家,首先有充足的產業升級空間。發達國家的經濟產業和技術已經處于全世界最前沿,繼續投資什么很難知道。中國可以在世界產業鏈、技術鏈之內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相對容易,從而投資回報率相對高。其次,中國基礎設施的欠賬還非常多。過去我們投資的基礎設施很多是城市之間的,而城市內部的基礎設施,像軌道交通、地上鐵路、各種管網等都極端欠缺。再次,中國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的改善也要靠投資。最后,城市化率還不夠高。現在城市化率只有53%,距離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好的投資機會多,是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最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