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7月9日-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北京召開。習近平主席9日在京出席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聯合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致辭。國內外主要媒體對致辭所釋放的“堅持合作,避免對抗,造福兩國,兼濟天下”信號予以充分報道,認為這對新形勢下中美關系發展具有指針意義。中美雙方抓住本輪對話契機,增信釋疑,解決目前兩國關系中面臨的分歧與摩擦,充實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
政要評述
奧巴馬:中美存在差異是意料中事 雙方必須合作
美國歡迎穩定、和平昌盛的中國大陸崛起,承諾和中方共享與發展“新型關系”目標,切實合作及建設性地處理分歧。中美并非在所有議題上都針鋒相對,兩國歷史文化不同,存在差異是預料中事。這也是雙方必須在共同挑戰、責任與利益上建立關系,坦誠以對的原因。美方致力于與中國建立“新模式”下的關系,并分享未來發展的目標。這種關系是兩國在處理分歧時,通過越來越多的實踐性的合作和有效管控加以解決。我們將繼續保證,在中美所有雙邊關系中都進行這種合作。詳細》》
汪洋:中美戰略對話是討論棘手問題的論壇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國情不同,制度各異,兩國在利益上不可能完全一致,我們和美方一樣,都會代表各自的國家利益說話,見仁見智,難免會有分歧和爭論。但中美兩個大國每年能夠坐在一起,就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進行對話,這本身就是對新型大國關系,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最好注釋,對話已經成為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全球,完善全球治理機制的有益探索。詳細》》
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是支撐中美關系大廈的三大支柱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是一項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事業,難免有荊棘和坎坷,需要我們共同面對、攜手并進。人文交流在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中,既是“探路者”,也是“鋪路者”。中美兩國要打破所謂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必然沖突的歷史魔咒,做不同國家和諧共處、不同文明交融互鑒的典范,離不開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離不開人文交流的有力支撐。
戰略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是支撐中美關系大廈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超越差異與分歧,做大互利共贏的蛋糕,必須始終把人文交流作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助推器、增信釋疑的潤滑劑。中國夢與美國夢、世界夢相融相通。要通過人與人、心與心的交流,消弭隔閡與誤解,增進理解與共識,為維護兩國關系發展大局提供正能量。詳細》》
國務委員楊潔篪:中美戰略對話應發揮好中美合作“加速器”和兩國矛盾“緩沖器”作用
中美建交35年來,兩國關系歷經風雨,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促進了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雙方相互尊重,以誠相待,正確看待彼此戰略意圖,不要出現戰略誤判;需要雙方認準大方向,堅定信念,不受一時一事所擾;需要雙方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共同作出努力,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座摩天大廈打好基礎,添磚加瓦。中美戰略對話應該更好發揮作為中美合作“加速器”和兩國矛盾“緩沖器”作用,為中美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