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梧:有的可能過高一點,有的可能低一些,我覺得應該按照中央統一精神,加以調整。中央是給了一個幅度的,不是一個絕對的值,你可以按照這個精神調整。
取消一般公務用車,意味著大量公務用車將被處理,那么如何處理就成為另一個關鍵。怎樣才能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呢?此外,曾經的司勤人員又將如何安置呢?
對于公務用車的處置,中央和國家機關對于車如何處置已經有了明確的方案。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劉鯉生表示:
劉鯉生:首先重點是要通過招標確定評估機構。第二是通過評估以后這個車輛要全部公開地上交易平臺,進行競價拍賣。
據介紹,中央和國家機關這次要取消拍賣掉的公車5000輛。目前,已經開始做前期準備工作,委托政府采購招標機構,通過公開招標,確定車輛的評估機構、拍賣機構。不只是中央這么做,按照《指導意見》,地方也是如此。而公車處置的收入,扣除有關稅費后全部上繳中央國庫。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車輛處置收入,按國家有關財務管理制度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避免“既拿錢又坐車”是公車改革成功的關鍵,而全面處理一般公務車輛,將保障這一關鍵。
連維良:怎么解決既拿錢又坐車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是三項措施,一是釜底抽薪,二是科學設計,三是加強監督。這次公車改革是全面的整體的改革,就是除了通信、機要、執法執勤少量的特殊業務用車以外,其它的公務用車都要改,這在一定意義上說,既拿錢又坐車的基礎就不存在了。
除了本身的釜底抽薪,《指導意見》還明確,對于按照規定保留下來的公務車輛要實行集中管理,逐步探索社會化監督的有效形式和具體辦法。此外,公務用車減少了,那么曾經的司機和后勤人員該如何安置呢?方案明確,對于因取消公車而失去崗位的司機和后勤人員,主要采用內部安置的辦法,不能簡單推向社會。(記者劉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