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截取歷史的橫斷面來做比較是容易的,但它忽視的是世界大勢的改變、國家發展的進程。
100年過去了,今天的中國與百年前相比,實力完全不同,全球角色完全不同。這些都是靠什么得來的?一沒靠掠奪,二沒靠戰爭。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的是改革開放、和平發展。中國強大了,人民富裕了,但積累的每一分錢都沒有一丁點兒對外殖民掠奪的污點。中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成為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許多國際組織中的重要成員,分享了經濟全球化的紅利,也積極履行著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從倡導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到推動構建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中國極力倡導的,是在平等合作中建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戰也不是亞洲目前局勢的一面鏡子。今天的亞洲,沒有一戰前的列強爭霸,多頭并進的區域合作在不斷深化,無論是投資、貿易、人員流動和文化交流都處于歷史最好時期。中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正是亞洲新興市場國家進步的30多年,這不是巧合。中國給亞洲帶來的不只是經濟效益,更有和平紅利,已經成為亞洲和平發展的重要引擎。
亞洲的和平之路怎么走?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亞洲安全觀,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歷史指向未來。五千年博大悠遠的中華文明,涵養了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思想,造就了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處世哲學,催生了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文化理想,留下了強不執弱、富不侮貧、協和萬邦的精神傳承。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從和平發展中獲取了動力,嘗到了甜頭,看到了未來,沒有任何理由不繼續堅持走這條道路。
(八)100年過去了,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歷史已經翻頁,世界進入了一個全球化的新時代。
100年過去了,和平的期盼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戰爭的災難卻仍然困擾著今天的世界。
冷戰之后,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接踵而來,在敘利亞、馬里、烏克蘭,劍拔弩張、兵戎相見、民族沖突、教派血斗,戰爭惡魔的腳步聲不停地響起……構建能夠有效制止戰爭的國際秩序任重道遠,探索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道路依然漫長。
在剛剛結束的拉美之行中,習近平主席引用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的話說:“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氣憑借自己的才能去實現自己夢想的人手中”。
為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類共同理想,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愿與各國攜手共建新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秩序,讓和平不再是“戰爭的中場休息”。
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智慧開創大國崛起的歷史新篇,以“和而不同”的中國夢為世界開辟和平發展的光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