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中國夢、世界夢與新國際主義

2014-08-01 09:34 來源:《國際觀察》  我有話說
2014-08-01 09:34:25來源:《國際觀察》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三、中國夢中的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的問題

  中國夢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既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其實現方式。如果說中國夢的最終指向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么,國際主義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思想武器。如果說中國夢是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系列目標系統、價值系統和工具系統的話,那么國際主義本身也成為中國夢的組成部分。國際主義是連接中國夢與世界夢的觀念橋梁,闡述國際主義在中國夢中的含義及其實現系統中的意義,顯得尤其重要。對于中國夢的理解不同,對國際主義的效用認識也不同。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愛國主義是與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相結合的、旨在實現合理的民族國家利益的、具有積極意義的民族主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加強國家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中國夢的國際構成中,國際主義具有獨特的地位。實現中國夢需要國際主義,關鍵在于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實現國家夢想不僅必須在開放的形勢下才能做到,還在于諸如和平發展道路這樣的戰略方針與國際主義息息相關。在中國近代以來民族歷史形成的當代特殊政治語境之下,國際主義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變量,它受到愛國主義的極大影響。強調中國夢中的國際主義元素,不能不認真對待國際主義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問題。

  首先,愛國主義是中國夢的出發點,而國際主義則是中國夢的條件,兩者不可分離。實現中國夢從本質上看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國主義是中國夢的精神支撐。在過去的百余年里,民主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以及改革開放的成功都較好地依靠了全國人民愛國主義的精神力量。中國夢的最終實現仍然需要這支力量。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工作便是不斷地培育新形勢下的愛國主義的力量,小心地引導愛國主義的走向,積極有序地開展愛國主義的運用。同時,由于民族復興是在開放時代展開的,愛國主義或者積極的民族主義就必須呈現出更多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國際性。極端的、庸俗的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必須被拋棄或者被加以改造,以推動民族復興大業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認同。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會成為中國和平發展的障礙和威脅。因此,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國際主義成了愛國主義的同盟軍,愛國主義是中國夢的起點,國際主義成為愛國主義的條件和方向。與國際主義相比,中國夢更加側重于民族利益,更加接近民族主義的范疇。但是,沒有國際主義的愛國主義是不符合世界潮流的、狹隘自私的民族主義,對于中國夢的實現百害無益。

  其次,國際主義發源于愛國主義卻又指引愛國主義,它以愛國主義為基礎。國際主義雖然與古代中國的天下主義有一定相似性。但終究兩者的出發點和目的都不一樣。只是在民族國家出現之后,中國才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國際主義。無論是清末民初的仁人志士,還是中國共產黨人,都以建立追求自由平等的民族國家為己任。民族國家的建立,意味著瓦解后的帝國進入了世界體系之中,作為主權國家的中國在追求自身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兼顧一定程度的國際合作,這才有了國際主義的萌芽。中國共產黨人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后,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真正地登上歷史舞臺,這樣,一種比資產階級國際主義更加純粹的國際主義形態出現在中國外交之中。國際主義是帶著歷史使命進入中國意識形態的,它代表著民族國家的某種前進方向,也是現代性與中國外交相結合的必然結果。可以這么說,從世界歷史發展的觀點看,國際主義是高于民族主義的觀念形態。適當地主張國際主義,不但符合從國際社會向世界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也符合與之相聯系的中國軟實力戰略的需求,中國共產黨人在推動國際主義方面比國民黨人更具階級的先進性和理論上的自覺,國際主義的歷史使命要求它應該也能夠指引愛國主義。

  新中國建國前后,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再三強調,國際主義并不是一種策略的需要,而是中國鞏固政治獨立與提高國際地位的邏輯使然。周恩來在1952 年就指出,新中國的外交工作要有七條指導思想,第一條就是“堅持國際主義,反對狹隘民族主義”。“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在國際主義指導下的加強民族自信心的愛國主義”。①離開了以國際義務和國際情懷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主義,中國夢就容易被曲解為不顧及他國利益、缺乏公共精神、令人望而生畏的重商主義、經濟擴張主義,中國的大國成長就是一種物質性成長;而不是社會性成長,它的成長過程會充滿國際疑慮、國際誤解和國際敵視。只有堅持了國際主義的視野和情懷,實施以國際社會化為核心內容的軟實力戰略,中國的民族復興才有了理想主義的精神面貌,才能使得愛國主義有了反映人類共同利益、凝聚人類共同認識的精神升華。當然,這種升華必須是以愛國主義為基礎,喪失了愛國主義的依托,國際主義就會成為斷了線的風箏,到頭來損害的還是本國的國家利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之間的多次論戰和武裝沖突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都是中國夢的形態。一方面,愛國主義是中國夢的基本形態。無論從融入國際社會、組織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統一等任何一個角度考慮,中國共產黨人都必須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從中國近代之前的輝煌歷史看,中國長久地奉行一種東方特色的世界主義,故并不缺乏國際主義的元素,相反卻缺乏西方社會土壤中培育出來的民族主義。在主權國家構成的國際社會中,不講愛國主義就難以建立起與民族國家規則體系相稱的國家制度。中國人口眾多,資源不均衡,又是多民族國家,在近代以來幾次形成一盤散沙的局面。如果不去弘揚愛國主義而去照搬西方地方自治和個人主義的道路,就很難凝聚人心,更無法形成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從現實來看,中國仍然是一個分裂的國家,實行包括臺灣等地區回歸祖國仍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國際主義是中國夢的重要形態。中國共產黨人注意發揚國際主義的問題,是因為中國夢的實現過程,正值中國國力迅猛發展,國際社會急需諸如中國之類的大國提供公共物品的時代。提供國際公共物品,履行與本國實力相稱的國際義務,是國際社會賦予中國崛起的國際主義責任。履行與國力相當、與國際社會期望相適的國際義務,不但減少國際敵對勢力和存有疑慮的組織及個人的“中國威脅論”,進一步樹立中國和平、合作、發展、共贏、負責任的國際形象,營造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有利的國際環境。同時,還可以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提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團結全國人民以一種更加理性、開放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力量,使中國外交更好地為中國的國家利益服務,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人類利益服務。同時,還使得中國不斷增長的國家實力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