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農業改革須以家庭經營為基礎

2014-08-07 08:56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
2014-08-07 08:56:18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韓 俊

  編者按:30多年的市場化改革大大提升了我國農業生產能力。如今,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更深層次的改革將怎樣改變農村和農業的面貌,怎樣改變農民的生活,值得期待和關注。

  一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于歷史最佳時期。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續10年增產,年均增幅達到3.6%,2013年糧食總產量更是歷史性地突破了12000億斤。持續豐收給人民生活帶來非常明顯的質量改善。1961年至2007年,我國人均谷物供給提高了1倍,人均肉類供給提高了12倍,人均水果和人均食用油供給分別提高了14倍和10倍,人均奶類、人均蛋類和人均魚類供給提高了9倍、7倍和6倍,這是我國農業取得的里程碑式的成就。

  但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糧食安全形勢并不樂觀。以2010年為例,我國進口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國外使用了7.6億畝播種面積。在主糧基本自給自足的前提下,適當的國際貿易有助于改善我國的糧食供應,但對國際貿易的過多依賴絕對無助于我國糧食安全的最終實現。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糧食安全只能依靠自己,這也是專家學者之間達成的共識。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現在,全球每年糧食國際貿易量約3億噸,這僅相當于我國糧食年消費量的二分之一。我國大量進口會導致國際糧價劇烈波動,進而增加我國農業面臨的市場風險。

  這些隱藏在數據背后的事實意味著我們不能依靠其他國家,我國糧食安全的唯一途徑只能是農業自身的現代化。

  二

  農業現代化代表著農業生產力的解放,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國家食物安全。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容易:從歷史看,只有部分國家能達到和保持世界先進水平,農業發達國家的比例不到20%,農業發展中國家的比例超過80%。

  農業現代化沒有標準模式和最佳模式,只有最適合的模式。從各國實踐看,農業現代化主要有4種模式:美國、加拿大等國因地多人少而采用的大規模家庭農場道路;日本、荷蘭等國因耕地有限而選擇的小規模家庭農場道路;資源稟賦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德法等國選擇的適度規模家庭農場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選擇的大農場與小農戶并存的發展道路。

  盡管條件迥異,但這些現代化模式仍有共同之處,即都實行了以自然人為基礎的家庭農業經營體制,公司法人農場所占比例很小。即便在我們一直認為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美國,農場中的九成以上也是家庭農場,而公司制農場中的85%也是處在家族公司的掌控之下。

  家庭經營的突出作用是由農業產業特性決定的。農業生產空間分散且必須對自然環境的微小變化作出及時反應,這使得農業生產的監督成本較高。

  農戶家庭成員之間的利益高度一致,幾乎不需要任何精確的勞動計量和過程監督就能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壓縮農業生產的監督成本?,F在,農村雇工成本不斷增加,但農民在自家土地上勞動幾乎不計成本。只有以家庭作為農業生產的基本單位,才能保證生產者對農業勞動的全過程負責,才能保證農業生產對各種變化作出快速反應。

  目前,我國有2.2億農戶,戶均土地經營規模不到0.6公頃。資源稟賦決定了我們不能走大規模農場為特征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也不能選擇大規模農場與小農戶并存的農業現代化模式。農業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只是生產糧食:農業吸納的勞動力減輕了城市就業壓力,保證了社會穩定。這些現實,都決定了我國目前的農業改革都必須堅持以家庭經營為基礎。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