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教育應該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2014-08-08 08: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有話說
2014-08-08 08:43:14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前校長 李培根

  現在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多,大至教育方針、小至創新教育的方法、模式,等等,面對那些問題就需要批判性思維,大家也在努力使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但我想,恐怕首先需要教師具有批判性思維。

  要能包容不同思想乃至異質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關鍵是什么?我認為第一是理性,因為批判一定要基于理性;第二個就是公開運用自己的理性。因為即使自己本來具有批判性思維,如果不公開運用,慢慢也會退化的,久而久之,實際上也沒有了。

  長期以來,各個大學都在不斷地進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進行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改革,如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的改革等等,都是有意義的。但大家還是感覺到效果有限,為什么?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說過:“今天,單個的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一個自我犧牲的人,但是,由于缺乏一個整體的支撐,他實際上仍是軟弱無力的。而且,具有實質內容的教育,正在瓦解而變成無休止的教學法實驗……一種嘗試迅速地為另一種嘗試所取代。教育的內容、目標和方法不時地被改變。”

  的確,我們很多教師很富有犧牲精神,做了很多的改革,但是,這些改革往往是失去靈魂的改革。比如,把原來的課程體系改變一點,增加一門課或減少一門課,課程內容增加一點或減少一點,等等。這些東西有意義,但并不是真正觸及靈魂的改革,教育改革不能僅僅停留在“術”上。

  孔子講“君子不器”,是不是可以從兩方面來講,一個是“君子不器己”,還有一個是“君子不器人”。你不要把自己當成工具,也不要把別人當成工具。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把自己僅僅看成是教書的工具,另一方面,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工具。真正從人的意義上理解教育,就應該強調人的自由發展,而不能只是希望學生“聽話”,成為某種工具。

  哈佛校長福斯特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大學的本質是對過去和未來負有獨一無二的責任——而不是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對當下負責。”這句話真像是對我們說的,因為現在中國的教育基本上是面對當下的。丘成桐有一句話也引起我的注意:“大學應該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引領社會,而不應該在政府、企業、或傳媒的驅使下迷失方向。”當然,他的話說得可能有點激烈,但是大學的確一方面需要服務社會,另一方面更需要引領。因為一個國家的大學如果不能夠做到引領,那對國家和社會的進步顯然是不利的。大學應該服務社會,但不應該僅僅是社會的風向標,而更應該是社會的發動機,尤其是一流大學。大學不應該僅僅引領科技的發展,更應該引領社會思想和文化的進步,這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引領表現在開放性和批判性上,開放主要表現在對不同思想乃至異質思維的包容。某些異質思維在未來會被證明是正確的,當年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不就是異質思維?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