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住房公積金制度:問題、出路與思考

2014-08-08 09:12 來源:《山東社會科學》  我有話說
2014-08-08 09:12:53來源:《山東社會科學》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二、公積金制度運行中的問題

  (一)嚴肅性不足

  公積金屬于強制性儲蓄,但自誕生以來,其覆蓋面一直較低,至今僅覆蓋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與國有企業等體制內人員,而面廣量大的體制外職工多沒有被覆蓋到。很多單位與個人不繳存公積金,也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公積金從一開始就淪落為單位與職工權衡利弊得失后的理性選擇行為,失去了其強制性。不僅法律的嚴肅性受到嚴峻的挑戰,而且政府的聲譽也嚴重受損,更不利于政府與全社會“依法治國”理念的培養。

  (二)支取困難

  公積金管理中心和繳存人之間應屬于財產信托關系,但作為產權人的繳存者,在資金用途和去向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和監督權,管理不透明,提取限制重重,支取困難(14)。用不上,取不出,等到退休取出來的那天,扣除物價上漲等因素,所乘幾何?錢是職工和單位繳存的,但除了讓其躺在職工名下沉睡之外,難得有別的辦法利用起來(15)。雖然不能說“我的錢我做主”,但部分公積金繳存者的權利受到明顯的侵犯,卻是不爭的事實。公積金具有政府借住房保障之名而行對職工與單位掠奪之實的嫌疑。

  (三)房地產開發商對公積金貸款的抵制

  目前,很多房地產開發項目不接受公積金貸款。原因如下:一是公積金審核程序復雜,下款慢,房地產開發商利益受損;二是公積金貸款與商業貸款間存在競爭關系,公積金貸款不僅會擠占商業貸款,而且使存儲在銀行的公積金因此而減少,銀行低成本占用公積金減少,損害銀行利益,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施壓。而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對銀行多存在程度不等的資金依賴,因而多屈服于銀行的壓力;三是公積金貸款增多不僅會增加公積金信貸的風險,也減少了政府低成本籌措與挪用資金的可能性。由此可見,房地產開發商、銀行與政府在公積金貸款方面存在著共同的利益,在缺少有效制衡的情況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房地產開發商、銀行與政府三者結盟是自然的事。公積金設置時的初衷因此而大打折扣也就在情理之中。

  (四)繳存標準形同虛設

  除了對公積金免交個人所得稅以外,政府對公積金來源并無其他支持。作為事業單位編制,公積金管理部門的經費主要來自公積金貸款利差及增值收益,繳存的低息累積數越多,可獲得的收益機會就越大。因而公積金管理機構都有多收公積金的沖動,希望增加公積金資金總量,做大公積金業務。并普遍采取如下兩大措施:一是擴大公積金的征繳面;二是不愿意控制繳存上限,很難對違規超限的繳存行為予以制止。有些城市公積金繳存比例上限被調高至20%。公積金繳費比例上限形同虛設,而繳存比例上的差距直接導致了公積金繳存額度上的差距成倍增長。繳費總額形成的另一個就是繳費基數,繳存公積金的月工資基數,原則上不應超過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但實際執行中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16)。

  (五)投資渠道狹窄,保值增值困難

  截至2011年末,全國公積金存貸款余額高達2.1萬億元,大量資金沉淀與閑置,而這些錢只有兩個投資渠道:存入銀行或購買國債(17)。投資渠道狹窄,保值增值困難,“肥”了政府與銀行,而苦了那些只存而不用的公積金繳存者。

  (六)運營成本高

  公積金制度的運營成本主要由如下四部分組成:一是公積金的征繳成本多由單位與個人承擔;二是公積金管理機構正常運行成本;三是公積金管理中心委托銀行辦理公積金貸款業務,要交給銀行一筆不菲的代辦費;四是公積金的監管成本。由此可見,公積金制度的運營成本實際上是很高的,而這些運營成本多被轉嫁到公積金繳存者身上。

  (七)房地產市場調控工具

  由于定位至今仍十分模糊,公積金常成為地方政府樓市調控的工具之一。例如,為了應對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全國各地政府均放松了公積金貸款限制,并鼓勵利用公積金貸款購房。在中央政府提出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要求后,全國部分城市又將公積金用于保障房建設。所有這些都有違公積金設置時的初衷。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