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課題組
執筆人:倪鵬飛、鄒琳華、楊慧、劉尚超
中國住房市場長期拐點尚未出現,短期下跌不可避免;居民需求熱點由“有房住”向“住好房”轉變,房價不會出現整體崩盤;供求形勢由供不應求向結構性過剩轉變,房價可能進入2至3年的調整期;住宅產業行業集中度會加速提升。
全國樓市出現結構性過剩成交量萎縮
2014年上半年大中城市房價呈現主動調整態勢,全國樓市進入結構性過剩階段。
短期市場供應量過大,大中城市房價由全線上漲到普遍微跌。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大中城市房價暴漲,剌激了住房開發投資的迅猛增長。這些新增供給在2014年以后將集中入市,從而形成大中城市階段性供給過剩的格局。經歷了2013年大中城市房價上全線上漲,2014年大中城市樓市出現主動調整,房價下跌面快速擴大,但跌幅還很有限。2014年1月,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上漲的有62個,持平的有2個,環比下降的僅6個。到2014年6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僅8個,環比持平的城市7個,環比下降的城市增至55個。目前的房價跌幅較小,相對于上年同期,僅有溫州一個城市出現房價同比下跌,其它城市均未跌破上年同期價格。
全國樓市出現結構性過剩,成交量萎縮庫存水平攀升。2011年以來,中國樓市已經出現結構性過剩的總體態勢,具體表現為中小城市住房持續滯銷。2014年上半年,全國住房成交量萎縮明顯,庫存水平繼續提升。
2014年1至2月,中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為93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商品房銷售額為5985億元,同比增長-5%。2014年1至6月,中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為424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8%;商品房銷售額為25632億元,同比增長-9.2%。銷售量與銷售額均出現較大負增長。
2013年12月底,中國新建商品住房待售面積324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2%。到2014年6月底,中國新建商品住房待售面積增加至35917平方米,同比增長25%。
住房市場步入低速增長期,住房投資增速下滑。中國住房產業由高速增長期進入低期增長期。隨著全國銷售不暢和大中城市房價微跌,房地產企業資金回籠速度變慢,開發投資增速不斷下滑。2014年1至2月,中國商品住宅開發投資額為5426億元,同比增長18.4%。2014年1至6月,中國商品住宅開發投資額為28689億元,同比增長率降至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