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與建議
當前,牢牢把握信息化發展的主動權,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考慮制定網絡空間國家戰略。為主動掌握和積極利用網絡空間,我國可考慮盡快制定適合我國國情和發展理念的網絡空間國家戰略,將網絡空間的建設、應用和防護提升為國家戰略。要以先進理念認識網絡空間,研究總結網絡空間的運行規律,制定鼓勵信息空間拓展應用的政策措施,將現實空間中的經濟、社會、文化活動有序地轉移到網絡空間,降低現實空間的物耗能耗,提高經濟社會運行效率,實現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
二是完善網絡空間法律法規。針對網絡空間法制化滯后的情況,可考慮加大立法工作力度,制定針對網絡空間行為的法律法規,形成較為完備的網絡空間法律法規體系,規范網上行為。尤其要注重通過立法建立起鼓勵網絡空間合法行為的社會制度,在實施可信身份管理的基礎上,提倡網上辦公、網絡會議、遠程服務,在各行業發展電子商務,推廣電子發票、電子單據等等,形成便捷高效、務實創新、可信可用的網絡空間環境。
三是規范網絡監管。對網絡空間的監管應法制化、規范化、透明化。一方面要通過立法加大對國家、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另一方面要通過立法執法和技術手段來監管政府、企業和個人的網絡行為。要在信息空間弘揚正氣正義,讓信息空間的合法行為受到保護,不法行為受到打擊和制裁。對不法網絡行為的打擊,要規范精準、有理有節。
四是從法律和技術兩方面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在法律方面,應進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審查制度,對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信息產品及服務提供者進行信息安全審查,保護我國關鍵信息系統和網絡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對于目前不能夠實現技術自主的信息系統,開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加大對國家基礎數據的保護,研究制定保護國家大數據的措施。確立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制度,保護公民個人電子信息和隱私權,規范信息服務商對個人信息的存儲和使用。在技術方面,組織我國技術實力較強的信息安全企業、研究機構、科研院所開展防火墻技術、反病毒技術、訪問控制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信息安全技術的研發創新,壯大信息安全服務產業,為網絡信息的合理監控和安全傳播提供技術保障。
五是突破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瓶頸。加大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加快集成電路、高端通用芯片、基礎軟件等核心關鍵技術創新,推進包括智能終端操作系統、應用開發環境等平臺級軟件和移動瀏覽器、應用服務等的研發與產業化,形成我國自主可靠的信息產業核心技術和產品體系。堅持以應用促發展,形成產業應用良性循環,加快安全可靠國產關鍵軟硬件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