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出一張民營資本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
李曙光: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出來以后,下一步具體操作涉及三個關鍵角度。
第一個,從宏觀來說,混合所有制關鍵要回答誰來主導的問題,因為存在兩套頂層設計的語言體系,這個問題就成了下一步在操作或者在開始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遇到的頭號攔路虎。我最近也去考察,廣東省委國資委的方案里面就涉及一些關鍵問題,特別涉及混合所有制企業章程的起草、合同的起草必須由國企主導。地方也看不清楚,但這樣做是安全的。
另外一個角度,在這次三中全會決定出來以后,很多民營企業躍躍欲試,但是這些具體的改革方案一出來,很多民營企業就考慮了。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來第二個改革是分類改革分類管理,上海是三類,競爭類、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的,廣東分為公共性、基礎性的、平臺性的、資源性的、引領性的。因為各地對于國企分類的定位不一樣,對于分類之后這些民營企業在不同類別的進入,實際上是有不同的混合法的,功能類在上海,肯定是不允許控股,在廣東像平臺性的、資源性的、公共性的、基礎性的也不允許主導。而且這個分類的標準和科學性有問題,打個比喻,現在我們所謂的是A加B加甲,不是一個層面的分類。三中全會決定寫得非常好,改革力度非常大,但也不是毫無瑕疵,我們要指出來。混合所有制不管怎么分,肯定在混合形勢、比例、方式有很大差別,這一塊不是三中全會決定能解決的,也不是各個省的方案可以作為樣板,因為各個省的方案是第一層級的,中央的資源壟斷性的企業根本涉及不到,實際上最大的一塊是央企,央企掌握的國有資源是最多的。
另外混合所有制沒有提到金融企業的混合,這是下一步的重點。我們提到要搞民營銀行、保險制度,市場機制,但是沒有人提到金融企業是中國經濟中最需要混合的問題。從中觀層面來說,涉及不同類別的混合策略是不一樣的。負面清單是政府拿出不允許開發的,不讓混合的就叫負面清單,其他都是可以混合的,這個是對政府的要求,必須把清單一列一列開出來。
顧功耘:我講一點,要利用股份所有制來吸引民營經濟,究竟能夠進入哪些領域,跟我們分類監管實際上很有關系。從現在來說,國家戰略層面的產業,國家要控制的。這些產業現在都是概念,沒有具體決定究竟是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是負面清單。所以現在不知道,哪些方面是都放出去就可以的。負面清單是越少越好,因為現在沒有確定,那么民營究竟哪些進、哪些不進要搞清楚。外資能進,那民營資本肯定可以進,至于可能還要超越過去。如果把競爭行業確定下來,競爭銀行業應該是完全開放的,然后剩下是公共領域的,我認為應該是逐步開放,因為國外方面公共領域也可以讓民資進入,但民資在公共領域是提供公共產品,公共產品不能賺大錢,有的甚至于要虧損,那么讓民資進來,政府也要給民資訂單,或者給民資確定的回報,民資才會進來。所以今后在公共產品這些領域,想利用民資那必須給一定的政策保障,到最后他能獲得一定的收益也愿意做這個事情,這樣在某種程度會幫助政府實現政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