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監管部門應確保保險產品“表里如一”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鄭偉:一是堅持保險業改革的市場化導向。目前中國保險市場的問題,包括產品價格高、保障程度低、費用占比高、銷售誤導、理賠難等,不是市場化過頭,而是市場化不足,是面對消費者的市場競爭不夠充分,保險公司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服務的壓力不夠大,市場退出的壓力也不夠大。
二是加強保險監管。因為保險產品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專業化的政府監管十分重要。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當前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加強產品和服務監管,保險監管部門要確保保險產品“表里如一”,而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確保定價“公道合理”,而不是“賠付率過低,費用率過高”;確保服務“言行一致”,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果保險產品監管能做到這三個“確保”,那么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就基本到位了。
三是加強消費者教育,讓消費者了解保險的基本常識。一方面讓消費者了解所購買保險產品的基本內容,確認是自己需要的產品;另一方面讓消費者了解所應承擔的義務(包括如實告知義務等),避免因未履行相關義務而在日后遭到拒賠。
中國青年報:最近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保險業內簡稱為“新國十條”),會給保險業帶來怎樣影響?
鄭偉:國務院發布的“新國十條”是中國保險業發展歷史上又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從宏觀表述、中觀闡釋再到微觀描繪、從抽象到具象的表述,都讓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角色變得立體清晰起來。
“新國十條”一方面給保險業發展帶來了更大的舞臺和空間,另一方面也對保險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來說,從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災害救助、支農惠農等十個方面進行了部署。例如,在“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部分,國務院要求,深化保險行業改革、提升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充分發揮保險中介市場作用,并提出了具體意見。在“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范化解風險”部分,國務院要求,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加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如果這些意見能夠得到落實,我國保險業的服務水平將更上一個臺階,保險將真正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