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習慣性懷疑危害不容小視

2014-09-10 09:59 來源:人民論壇  我有話說
2014-09-10 09:59:01來源:人民論壇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導 夏學鑾

5

  “開始于懷疑而又結束于懷疑”是習慣性懷疑癥的典型表現

  界定“習慣性懷疑”的當緊之處就是要緊緊抓住“習慣性”不放,它是解釋“懷疑”的關鍵詞。當一種“懷疑”用“習慣性”來修飾時,不僅說明這種“懷疑”的頻次過于經常,更說明這種“懷疑”發生了“質”的變化:由思考的行為屬性變成了思考本身。懷疑只是思考的一種屬性,絕不應變成思考本身。當把“懷疑”變成“思考”本身時,是對“思考”的功能性歪曲。

  “懷疑”只是思考的一種功能,“探究”、“明辨”、“尋定”也是思考的功能。如果“思考”只有“懷疑”功能,那么“思考”就會變成“信馬由韁”的思想漫游。當“懷疑”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變成“習慣性”懷疑?!傲晳T性懷疑”是說“懷疑”行為的慣常性與習慣性,具有以懷疑為能事、只對積極的正面事物懷疑(懷疑的逆向性)、單對占主流的統治觀點懷疑(懷疑的反向性)、懷疑無終點論、懷疑產生懷疑、懷疑終結于懷疑六大特征?!傲晳T性懷疑”除了見事則疑之外沒有別的本事,而且只對正能量、正面事物懷疑,這是它的最大惡果。懷疑的反向性可能具有積極的結果,取決于主流統治觀點的對錯。

  “懷疑無終點論”是指懷疑癥的循環不已。“習慣性懷疑癥”患者遇事不斷懷疑,永遠懷疑,沒完沒了。

  懷疑產生于和終結于懷疑這兩大特點需要專門拿出來討論,這是因為它們具有互相矛盾的品質。說“懷疑產生懷疑”,是在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說“懷疑終結于懷疑”,是在說“靠劍生活的人死于劍下”??傊痪湓挘簯岩墒菓岩傻某霭l點和歸宿室。開始于懷疑而又結束于懷疑,正是這種懷疑,也只有這種懷疑,才有資格在這里完成這個生死循環,才是社會病態的典型表現。

  “社會病態論”的演化與推進

  社會病態是指社會不穩定、不和諧、不健康的狀態,由赫伯特·馬爾庫塞提出,他認為,作為西方傳統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社會是病態社會。他給“病態社會”下的定義是: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和關系(它的結構)所具有的特點,使得它不能使用現有的物質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發揮出來,這時,這個社會就是有病的。

  傳統的功能主義者在考察社會問題時首先使用這一概念。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病態”說。它比傳統的觀點更激進一些,認為某些人處于病態是因為社會本身就處于病態,其口號是“不道德的社會制造了不道德的人”。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上,傳統的觀點強調改造個人,而新的“病態論”則強調改變整個社會的道德。不過,兩者都把教育作為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手段。

  對社會問題的形成原因看法不同,對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也不同,大體分為個人派、革命派和福利派三種。個人派認為,社會問題的原因是個人,解決的方法也是個人;革命派認為,社會問題的原因是社會,解決的方法也是社會革命;福利派認為社會問題的原因是社會,解決的方法是通過政府福利。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