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人的現代化”
今天我講的是,“人”重于“才”;今天我關注的是:人文、人格、人生;今天我闡述的是: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今天我向你們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
我從不懷疑中國會出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這是概率為一的事件,不確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和人數的多少。但是,中國教育的首要問題,還不是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杰出人才的問題,而是如何培養真正的“人”的問題。愛因斯坦早就說過:“學校的目標應該始終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The school should always have as its aim that the young man leave it as a harmonious personality,not as a specialist.)戴安娜王妃也多次對她的長子威廉說,“你在成為王子之前,先要成為一個人”(you must be a man before you can be a prince)。如果我們把對培養不好真正的“人”的憂慮放在對培養不出拔尖創新“人才”的擔憂之上,那么中國的教育就會有新面貌。
說到底,培養真正的“人”是為了實現人的現代化。如果說“四個現代化”是器物層面的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是制度層面的現代化,那么“人的現代化”就應該是最高層面——價值層面的現代化。這就是為什么“人”重于“才”。
(本文節選自作者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4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