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研究員 田雪原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fā)布,養(yǎng)老保險體制改革被納入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之中,由此揭開改革再啟程、再進發(fā)新的一頁。需要著眼于頂層設計,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城鄉(xiāng)養(yǎng)老保險體制改革。
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的需要
養(yǎng)老保障體系、養(yǎng)老保險體制的建立和改革,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的需要。與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相比,中國人口老齡趨勢具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
其一,老齡化速度比較快和達到的水平比較高。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可用“快”和“高”來概括。所謂“快”,就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從7%提高到17%僅需花費32年,2032年將達到17.5%;發(fā)達國家要經歷20世紀下半葉和21世紀前15年共計65年時間,耗時為我國1倍。只有個別國家例外,比如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從1970年的7.1%上升到2000年的17.2%,耗時與中國相近。所謂“高”,就是老齡化達到的水平比較高。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23.07%,屆時將比世界(16.2%)高出6.87個百分點,比發(fā)展中國家(14.6%)高出8.47個百分點,比發(fā)達國家(26.2%)僅低3.13個百分點。屆時中國將躋身老齡化高水平國家行列。
其二,老齡化推進具有階段和累進的性質。這是由過去兩次生育高潮和兩次生育低潮形成的不規(guī)則年齡結構,從而決定著老齡化呈現“S”曲線軌跡推進的特點。第一階段:2000—2020年為“S”曲線底部,老齡化呈現推進較緩特點。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可由6.96%上升到12.04%,年均升高0.25個百分點;第二階段:2020—2040年為“S”曲線挺起中部,老齡化呈現加速上升趨勢。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可由12.04%上升到21.96%,年均升高0.5個百分點,增速為第一階段的1倍;第三階段:2040—2050年為“S”曲線頂部,老齡化呈現緩慢推進態(tài)勢。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可由21.96%上升到23.07%,年均升高0.11個百分點,為三個階段中增長速度最低的階段。2050年以后,雖然老年人口占比還會略有上升,但是上升極其有限,處于“S”曲線頂部徘徊震蕩狀態(tài)。
其三,老齡化城鄉(xiāng)和地區(qū)分布不平衡。以2000年、2010年兩次人口普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來看,市由7.00%上升到7.69%,鎮(zhèn)由6.25%上升到7.97%,縣由7.74%上升到10.06%。市、鎮(zhèn)、縣之比由1.00:0.89:1.11,變動到1.00:1.04:1.31。以縣增長2.32個百分點為增幅最大,鎮(zhèn)增長1.72個百分點次之,市增長0.69個百分點最低。老齡化由高到低降冪排列,由縣、市、鎮(zhèn)變動到縣、鎮(zhèn)、市。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以年輕人口為主向城鎮(zhèn)轉移的結果。與此同時,老齡化地區(qū)差異也發(fā)生了新的變化:由原來自西向東逐步加深,形成西部、中部、東部“三大板塊”格局,變動到西部與中部合二而一,形成與東部有一定差距的“兩大板塊”格局。
上述人口老齡化趨勢和特點表明,中國人口老齡化對養(yǎng)老保障、養(yǎng)老保險的需求是相當巨大的、比較急迫的。如果按照現行的一套養(yǎng)老保險辦法推行下去,到2029年養(yǎng)老金占GDP將超過10.0%、占工資總額將超過29.0%的 “警戒線”。應對之策在于,一方面要努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調整經濟結構,以有效增加養(yǎng)老保障供給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養(yǎng)老保障體系,改革現行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養(yǎng)老社會保障主要包括養(yǎng)老社會保險、老年社會福利和老年社會救助,主體是養(yǎng)老社會保險。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推進和“未富先老”的客觀實際,積極推進養(yǎng)老保險體制機制改革是養(yǎng)老全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