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

2014-09-22 10:56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4-09-22 10:56:06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 陳 來

  中華傳統美德包括優秀道德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習慣等,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發展的,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跨越時空的魅力。中華文化具有諸多鮮明特點,其中重要一點是重視私德培養。發揚中華文化重視私德培養的傳統,對于我們今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積極意義。

  核心價值觀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私德培養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屬于國家層面的價值觀,不屬于個人道德范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觀,也不屬于個人道德范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才是個人層面的道德價值,其中愛國、敬業屬于公德,誠信、友善屬于私德。公德即公民基本道德,指向公共生活;私德即個人基本道德,關注個人道德品質。公德、私德都是以個人為主體的道德規范,也是要落實到個人身上的道德要求。私德作為個人基本道德要求,在中華傳統美德中含義非常豐富,在現代社會中仍有重要意義。

  現在我們所說的遵守道德規范、樹立道德理想,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都是就個人道德而言;我們所提倡的基本道德規范、道德意愿、道德情感、道德境界,無一不是以個人道德為主,都要落實到個人基本道德上,最終指向是成為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我們所強調的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或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其內容來說,也主要針對個人道德要求和道德修養。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突出個人基本道德的培養,使每個人都成為主體,落實到每個人的實踐中。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應以踐履個人基本道德要求為基礎,把培養私德作為基本落腳點,引導人們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私德與公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為進一步說明私德培養的重要性及私德與公德的內在聯系,有必要回顧一下近代大思想家梁啟超的有關論述。很多人都知道,梁啟超早年在《新民說》一書中大力提倡公德。古代儒家文獻《大學》本有新民之說,而梁啟超所說的新民則是指近代意義上的國民道德改造與更新。他明確指出,新民之新字包含有二義:一個意義是說,鍛煉激發本有的德性而使其日新之、自新之;另一個意義是說,學習采納本來所沒有的新道德而使其納新、開新、更新之。二者不可缺一。

  梁啟超從一開始就申明,新民說并不是要人完全拋棄傳統。然而,面對20世紀初社會變革和國家富強的迫切要求,《新民說》在1902年剛開始寫作時,明顯是以提倡公德為主導方向的。梁啟超在該書第五節中論述了他關于私德與公德的理解和認識,認為私德是個人的品德修養,而公德是指有益于國家、社會的德行,并認為“我國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他認為,《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儒家文獻所倡導的德行,如忠信篤敬、溫良恭儉讓等,大體都是私德;所教人的修養方法,如知止慎獨、存心養性等,都是增進私德的方法。梁啟超認為,我國古人對于私德培養的論述相當完備,而在公德培養方面的論述卻告闕如,這對近代國家的形成非常不利。他強調,中國文化中重私德、輕公德的情形必須改變,否則中國在近代世界的衰落是無法挽救的。梁啟超所理解和大力提倡的公德主要是愛國、利群,他把個人對群體的自覺義務看成公德的核心,這是同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大勢密切相關的。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