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過程中文化與價值觀的轉型,必須從傳統出發,又必須超越傳統。這就是說,在新時期,文化的轉型一方面要以傳統為資源和根基,尋求傳統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不能停留在傳統價值觀上,而是要突破、超越,如此才能不斷發展進步。我們要認真梳理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交融。要使少數民族群眾深刻認識到,作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體,自身應主動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要求,主動學習掌握現代知識和科學技術,以現代思維方式、現代思想和現代精神,鑄就現代價值觀,推動民族文化的開放、吸收、創新、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實現民族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適應和轉型,民族整體發展才能與現代化飛速發展的步伐同步,充分融入現代生活共享現代文明成果。我們既要把斷裂的傳統文化接上,更應該促進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促進各種文化的碰撞融合,同時,對世界優秀文化的借鑒吸收也顯得相當重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孕育出真正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精神。
講文化傳統,就是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講文化多元,是強調互相尊重、互相欣賞、互相包容、互相學習。這應該成為各族干部群眾堅持的原則和共識。我們繼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既要保護文化多樣性,同時也要增強文化的共同性或同一性,兩者并重,不可偏廢。文化多樣性是各民族相互認同的基礎,文化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是對中華民族和國家認同的基礎。在此,我們需要辯證地認識少數民族文化傳統,需要積極引導和發展,使其與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我們對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要進行大力宣傳,使各族干部群眾充分認識什么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核心的價值追求,清楚什么是支撐各民族走到現在的根本的信念原則,應使大家認識到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是少數民族群體長期生產生活的積累,是民族生存智慧的結晶,集中反映了他們文化的內在本質。特別是,我們要引導廣大群眾認清什么是維吾爾族的傳統文化,什么是宗教極端思想散布的錯誤言論,徹底區分維吾爾族傳統文化和宗教極端思想的表現和本質。要讓廣大各族群眾明白,只有加強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才是傳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正確道路;而那些把民族風俗宗教化、把宗教活動極端化的行為,是要把民族傳統文化引到邪路上去,必須堅決抵制。
我們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鏟除宗教極端思想滋生的土壤。應當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很好的載體,在這個活動中大力弘揚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活躍群眾性的文化生活,增強各族人民的“四個認同”,使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年人不斷提高理性判斷能力,增強現代觀念,不斷打牢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的思想感情基礎。有針對性地開展對宗教極端思想謬論的揭露和批駁,增強同宗教極端思想斗爭的戰斗力和有效性,要采取有力措施查繳非法宣傳品,堵住各種有害信息的侵蝕,防范宗教極端思想的傳播蔓延。進一步發揮文化的教育、凝聚、鼓舞和引領作用,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力量,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