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有新思路

2014-09-25 09:06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我有話說
2014-09-25 09:06:42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姜長云

  近年來,我國各具特色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茁壯成長,成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但據我們近期對安徽省的調查,在農業生產領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面臨新難題,創新支持思路日趨迫切。

  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面臨新難題

  1.農業生產經營風險明顯增大

  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的統一,農業經營主體難免受到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考驗。近年來,農業極端天氣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疫病頻繁發生,且多具有突發性強、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危害深度大,甚至多災并發的特點。隨著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擴大,國內外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重視度的提高,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不斷強化,國際貿易摩擦和食品安全事件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明顯深化。因此,農業經營主體面臨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在總體上有所擴大。

  通常,普通農戶面臨農業經營風險時,通過外出務工經商、農戶之間的互助和來自政府、社區的救助,都可以比較容易地緩解其經營困境。相對于普通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于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較大,其農業經營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明顯增加。一般而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往往明顯大于普通農戶。但與普通農戶相比,由于其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高得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集中化程度也要高得多,甚至難以像普通農戶那樣,通過農業生產經營的多樣化有效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因此,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沒有規模時渴望上規模,但上了規模后往往感到壓力很大。

  如從自然風險來看,2014年皖北某縣是個糧食豐收年,小麥畝產可達1000斤左右。但5月31日和6月1日的強降雨過程,導致成熟小麥出現大面積倒伏,這種現象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形成的公司農場最為突出。因此,許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小麥畝產只能達到500~600斤。小麥倒伏不僅會導致減產減收,還增加了農機收割的困難,容易形成災害損失。部分倒伏小麥必須人工收割,也增加了收割成本。在安徽某山區縣,2013年有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水稻抽穗楊花期遇到低溫連陰雨,防疫不及時形成稻曲病導致稻谷減產30%~40%。許多種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于曬場偏小,收獲季節如遇連陰雨導致糧食不能及時晾曬,還容易發生霉變等損失。從市場風險來看,近年來,糧食最低收購價不斷提高,帶動市場糧價不斷上漲,但由于糧食生產成本提高更快,糧食生產的比較利益不斷下降,在部分地區種糧收益絕對減少,嚴重挫傷其種糧積極性。據我們在安徽某山區縣的調查,某工商資本通過土地流轉來農村投資生產有機米,租用的土地已通過有機認證。但2013年生產的20萬斤大米到2014年6月仍有一半未銷售出去,虧損較為嚴重,今年準備將生產有機米改為生產有機蔬菜。位于該縣的HSH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流轉農民土地生產有機稻,畝成本(含租金約400~500元,根據地塊而定)高達2300元,遠遠高于普通農戶,單產水平卻低20%~30%。目前其生產的有機米每斤售價超過10元基本就沒有人買。

  近年來,許多行業經營不景氣,產能過剩嚴重,經營風險增大。因此,許多工商資本,包括那些前幾年通過非農經營賺了一些錢的人,帶著對農業生產經營的理想化態度投資農業生產。從初期開始往往在農業基礎設施和種苗、人工、土地流轉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地方政府對土地規模化流轉的補貼,進一步激發了這些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生產經營的熱情。但是,近年來我國不少農產品價格波動幅度增大或頻率增加,畜產品、雜糧、蔬菜水果價格時常上演“過山車”。加之土地流轉、人工、農機等成本上升較快,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達產后,遭遇農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損失慘重,投資回收難度陡增。如安徽TS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某山區縣租地種植獼猴桃,除每畝地除向農民每年無償提供400斤稻谷作租金外,前兩年在整地、種苗、棚架、噴灌設施和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已達1.3萬元/畝。獼猴桃樹要三年才能產果。在正式產果前,公司農業經營的資金需求較大,但已經投入土地形成的資產往往不能在銀行抵押貸款,加大了其資金鏈斷裂的風險。相對于農民合作社和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此類由工商資本投資農業生產形成的公司農場大多農業經營規模較大,且缺乏農業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進一步加劇了其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在農業中監督和計量勞動的先天性困難,也容易導致此類公司農場容易因粗放經營導致贏利能力下降,經營風險增加。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