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大學,有精神乃顯氣象

2014-09-26 08:59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
2014-09-26 08:59:54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豐富文化行為,激發文化修身養心功能

  大學行為文化是師生員工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學習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精神狀態、職業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學精神和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大學行為文化之“行”,當然包括大學學人和學者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交流、交往,但更重要的是價值觀影響下的行為方式。作為一所具有一定文化歷史,承擔文化重任的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大學行為文化的建設,引領社會道德風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從上海師大的辦學經驗和文化傳統總結出,校園文化建設的對象和主體是學生和教師,其目標是為了促進每位成員的發展。從學校行為的表征和作用而言,“知識探究”是基礎,“能力建設”是核心,“人格養成”是根本。我們有這樣一種共識,即學術是高校的脊梁和精氣,決定著她的高度和深度;藝術是高校的的靈性和情趣,代表著她的品位和修養。

  我們努力地將眾多的應時性、活動性文化凝練成積淀性、標志性文化。在這種理念驅動之下,上海師范大學集聚學校文化教學和科研力量,整合各類文化研究機構和組織,比如2012和2013連續兩年,以我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為主體的研究團隊參與了全國31省市文化公共服務能力藍皮書編制,原汁原味地展現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現狀和變化;我們持續保持學校都市文化研究的良好勢頭,拓展并深化與海外知名國際大都市的文化比較研究,推出了一大批標志性、戰略性成果;今年,我校成功申報兩個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上海提升全球城市品牌形象與增強城市吸引力研究》《上海全球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主動參與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與發展;學校借助藝術、旅游等特色學科,鼓勵師生創作更多的表現“真、善、美”,批判“假、惡、丑”的精品力作,積極融入校區、城區和社區的文化互動和聯動,提升上海師大的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學校加強各類文化社團和文藝團隊的建設,現有300余個社團組織為師生開展各類學術、文化、藝術活動;始于2005年的“上海師大國際藝術節”是滬上高校中唯一獨立運作,有固定Logo和主題詞,持續時間最長的大學國際藝術節,至今已舉辦5屆,參與的國家達40多個,中外演出團隊100多個,觀眾超過10萬;校青年交響樂團、舞蹈團、民族管弦樂團、管樂團、現代流行手風琴樂團、長笛樂團、少女合唱團、謝晉藝術實驗劇團、師生朗誦團、女教師合唱團等,每學期也在兩校區舉行義務公演,培養了師生的藝術情趣和文化品位;志愿者文化深入人心,成千上萬名志愿者的足跡遍布全國和世界,學校于2012年獲得全國志愿者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今年一月上海師大“愛心學校”志愿服務項目,從上海市300多個公益項目中脫穎而出,榮膺2013年度上海市“青年影響社會”年度十大公益項目,這也是上海高校唯一入選的項目,20年建“愛心學校”2000余所,服務18萬人次。除此之外,學校還堅持每年開展師大之星評選、文化藝術三下鄉等活動。我校所有的學術、藝術、體育等場所和設施對全社會開放,倡導和激發城區、社區、校區間的互動與共鳴,由此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由此堅信:作風清朗,富于創意,不斷革新,引領世風,面向未來的大學,一定能博得學子的歡心和信任。

  由此堅信:優秀的師資,民主的校風,科學的氛圍,多元的文化才能真正贏得學子的銘懷與感恩。

  由此堅信:大學的大,不是大名鼎鼎的大,不是地大物博的大,不是高樓大廈的大,也不是僅以一兩名大師而稱大,而大學之大在于她心懷博大,器宇開闊,并能以其雨露孕育青苗,以其精神感化世人,摒棄愚昧,追求光明,文化涵養大器,作育棟梁。大學是大徹大悟之境地,更是大愛大善之天地。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