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文藝作品和觀眾是負循環的關系
現在的觀眾為什么會鐘情無聊、色情的電影?首先,從大環境來說,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我們忽略了生產關系的問題,忽略了人的精神狀態的問題。我們講兩條腿走路,講兩手都要硬,實際上,另一手一直都不夠硬。
優秀的電影人沒有自律,缺乏責任心,這真的需要人考慮,是不是我們的環境提供了這樣的東西,我們是不是對票房過于重視?院線老板只看票房在選電影,可謂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啊,扼殺了不少真正優秀影片,甚至可以說逼良為娼!
第二,文藝作品和觀眾有正循環和負循環的關系。現在文藝界和觀眾是負循環,是惡性循環的關系。我們創作者,我們的爛文藝作品,培養了這批觀眾,培養了他們低級、無聊、惡俗的審美觀。現在任何一部電影沒有性沒有色甚至就不成電影,沒有票房。90后、00后他們看電影、看文藝作品,完全不接受任何思想教育,完全是玩鬧心理,就是開心好奇古怪無聊。所以說,是我們培養了這樣一批觀眾,讓他們審美低下,然后這批觀眾又反過來影響導演和編劇,逼著導演、編劇去寫這些無聊的東西,無聊的東西又培養更大的觀眾群、讀者群。在我看來,現在90后、00后都變成“鴉片鬼”了,非鴉片他們不要,所以我們的導演編劇就只有一條路——做鴉片。這樣下去,中國文學者和中國文藝界的未來是很值得憂慮的。因為所有真正具有文藝價值的東西賣不出去,作家自己寫正經的東西養活不了自己,只有跟著無聊。這種現象會蔓延成風的話,中國就沒有電影了,我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嘩眾取寵。
第三,政府有一定的責任,表現為過于重視電影GDP,管控不到位,放任有毒的東西。十八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談到文學藝術的部分,強調要處理好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兩個關系。但現在基本上,投資商、制片商都在以票房為標準來衡量要拍什么,怎么來拍?!缎r代》我提的很多意見,電影局不讓改。電影局什么意見呢?要票房!因為他有壓力,如果國內一年總票房比不過好萊塢要受批評。我們還是拿電影界的GDP來衡量政績,其實,更應該批評為什么這么糟的電影還能出來。
十八大以后,我們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但也同時指出政府的管控不能忽視,不能忽略。搞文化建設同樣要遵循這兩句話,明確政府管什么。有領導說我們現在每年有幾個億用于資助正能量的片子。你光資助沒有用???你放縱那些有毒的電影,資助正能量的片子就沒有用。資助的電影沒人看等于白資助。
藝術家自己負首要責任
年輕觀眾鐘情無聊、色情的電影局面的出現,時代、政府、藝術家自己、媒體都要對此負責。但藝術家自己要負首要責任。因為在電影市場,創作者是主體。
現在我們社會掀起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這很重要。我們創作者要說大道理,要很好地宣傳這些核心價值觀。所有的藝術家要有主心骨,要有自覺意識,明白我為什么寫作,為誰寫作,要從完全的錢眼里跳出來。以前講不為權貴彎腰,現在還要不為金錢彎腰。我們都說藝術家高尚神圣,人們崇拜你,因為你是有理想有信念的。在這個國家巨變的時候,我們更加要呼喚那些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藝術家,和人民一起來謀求時代的進步,推動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
政府不僅要扶持正能量的片子,讓大家明白什么才是好的,對于非核心價值觀的東西,對于文化產業中間不好的東西,要堅決反擊。偉大領袖毛澤東曾提出的一句話很有用,“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這句話非常正確,生活中也很簡單的道理。過去黨包了一切,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去吸毒。現在很多人大學畢業就失業,沒有指望,怎么不吸毒。這種情況下不打擊販毒吸毒,甚至會比1848年還厲害。我們有權力封殺卻不封殺。政府必須有所動作,才能逐漸讓年輕人感覺到什么是好的,才能有助于其健康成長,有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