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楊德山
反腐敗影響經濟發展嗎?
有人認為自從“八項規定”出臺并逐漸嚴格執行后,干部的吃、喝、住、行不像過去那樣隨便,干工作的積極性下降,諸如帶頭“招商引資”一類等不像過去那樣熱心,因此經濟持續下行。我們認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與十八大之前相比,確實存在速度下降問題,但這并不是因為反腐敗力度加大導致的結果,而是整個世界經濟還沒有根本復蘇,國內處于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新常態”階段所致。
不可否認,自十八大之后,公款消費陡然下降,一些高檔酒店、豪華會所、旅游景點生意清淡,有的門可羅雀,乃至破產關門,但這絕不是經濟發展速度下降的原因,也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為公款消費歸根到底只是一種消費,并非實體經濟,充其量只是將公款從公共部門的一個口袋轉移到另一個口袋,更多的是流入私人的口袋。
再者,一些地方黨政機構和官員整天忙于“招商引資”,這本身就與其公務身份不相稱。在真正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商業投資本屬于市場和商業行為,政府提供的只能是合乎法律規范的投資條件。在信息化時代,任何有利的商訊和商機,真正的投資人絕不會放過,根本不用政府及官員的推銷、勾聯。政府和官員過分介入商業信息的溝通,往往難脫官商勾結的嫌疑;如果還收取中介傭金,則違背了公務人員的操守和戒律;如果借政府的權力干擾商業投資,則顯然是違法之舉。所以,在這方面,與其積極的“亂作為”,還不如穩健的“不作為”;與其為了GDP政績工程挖空心思,還不如遵循經濟運行規律腳踏實地;與其醉心于“招商引資”,還不如營造環境、照章辦事。因此,深入持久的反腐敗斗爭,長久地看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創造更好的政治環境,必將促進經濟的健康成長。
反腐敗會影響政治穩定和團結的局面嗎?
有些人擔心持續高壓的反腐敗斗爭會不會影響黨內團結,政治穩定?甚至有人認為反腐敗存有風險,“大老虎“們會死魚破網,孤注一擲,聯手反撲。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首先,腐敗分子在黨內畢竟是少數人,并且這些少數人通常是個人行為,偶爾是小集團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少數人的腐敗行為通常具有私密性。所以,幾乎沒有一個腐敗分子能夠公然地打出“搞腐敗”的旗號來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因為貪污腐敗畢竟是見不得人的勾當。相反地,他們在人前總是冠冕堂皇,把黨性原則掛在嘴上,特別害怕別人知曉他們的罪惡行為。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大多數小集團式的“窩案”中,通常辦案中“囚徒困境”效應明顯,真是“小人喻以利”,“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 。(出自歐陽修:《朋黨論》)
其次,黨內團結的基礎是共同的理想信仰信念、同志間的信任友善、對紀律的認同共守,而不是血緣、地緣、學緣、業緣的聯絡,更不是私利的交換互兌。對于貪腐現象,黨內絕大多數同志視若寇仇,同心反對,認為反腐敗斗爭是自我凈化、自我完善的重要舉措。而且絕大多數黨員也認為,放任貪腐行為恣意橫行,就會使全黨離心離德,渙散軟弱,甚至分崩離析。相反,反腐敗斗爭越是堅決,人們就會越加團結,黨也就會越加鞏固。
再次,貪腐現象最根本的受害者是人民群眾,所以他們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對高壓反腐舉動由衷贊成,對腐敗分子下臺落網莫不歡欣鼓舞。可以說,黨越是能夠堅定不移地反腐敗,人民群眾對黨的向心力就越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之所以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擁有極高的威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而且成效顯著,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戴。可以說,新形勢下黨中央領導的雷厲風行的反腐敗斗爭,不但符合黨心軍心民心,而且使全黨全軍全民更加團結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