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切實提高全體人民的法治信仰

2014-11-19 09:07 來源:河南日報  我有話說
2014-11-19 09:07:43來源:河南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 萬銀鋒

  要真正實現國家的良法善治,須有全體公民對法律的敬仰和遵守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公民普遍對法治尊重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基本前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提出:“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它要求我們要通過法治文化建設,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熔鑄到人們的頭腦之中,共同構筑起全社會共同的法治信仰,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強勁的內生動力。

  法國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法律只不過是穹窿頂上的拱梁,唯有歷史積淀而成的風尚才最后構成那個穹窿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我國古代的管仲也曾指出:“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這就是說,在治國理政框架下,法律只不過是一整套的系統條文、一系列制度規范,要想真正實現國家的良法善治,還必須有全體公民對法律的敬仰和遵守。如果一個國家缺失了法治精神、一個社會沒有了法治信仰,即使法律條文制定得再全面、再系統、再嚴謹,也注定會淪為炫目的裝飾品。整個社會不僅不會有良好的法治風尚,而且法治也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法雖立而難行。由此可見,雖然法治和嚴密的法律條文、高深的法學理論之間有密切關系,但后者僅僅是前者的必要條件而已,要真正實現依法而治,還必須使法治信仰深植于每個公民的內心之中,體現于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

  建立對法律的認同、對法治的敬畏任重道遠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確立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奮斗目標,標志著我國的法治建設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要獲得實質性的突破,并實現這個目標,既需要建立和健全高效、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體系,更需要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做堅強地支撐,使法治能夠理所當然地成為一種重要生活方式,自然而然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之中。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立法工作逐步加強,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已制定出10多部法律,國務院也制定了700多部行政法規,各級地方人大制定了4000多部地方法規,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國家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基本上進入了有法可依的狀態。但從傳統人治社會向現代法治社會轉變,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的過程,重要的是一個全民思想覺悟、文化觀念迅速嬗變過程。實事求是地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多人的觀念并未實現“華麗轉身”,特別是對法律認同感、對法治敬畏之心并未真正建立起來,尤其是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包括領導干部人治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導致的最直接后果,一方面是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敬畏意識并未建立起來,紅燈面前一窩蜂的“中國式過馬路”、“信訪不信法”、“走關系”強于“走程序”、拼實力不如“拼爹”等現象并不少見;另一方面是已經制定的法律得不到嚴格執行,法律實施機制某些環節失靈,執法過程中存在大量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清醒認識法治精神缺失、法治信仰孱弱給依法治國帶來的阻力,把提升全民敬畏法治、信任法治、遵守法治、捍衛法治意識,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全局中突出考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以全體人民的崇高法治信仰,開辟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景。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