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生態環境須多維治理

2014-12-02 10:21 來源:遼寧日報  我有話說
2014-12-02 10:21:02來源:遼寧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社會層面必須摒棄發展主義政策

  由于全球資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需要的無限性,僅僅超越資本的邏輯,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不夠的,還必須關注過度的生產消費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在全球資源有限、瀕臨耗竭和人口過多的情況下,無休止地擴張經濟,倡導物質產品極大豐富,浪費資源,等待人類的只能是滅頂之災。因此,要徹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還必須摒棄發展主義的社會政策。

  發展主義關注經濟增長(特別是以GDP和人均收入為主要指標的增長)和財富積累(尤其是以財政、稅收和總產量為主要標志的積累)。支撐發展主義理念的是源自啟蒙時代的線性進步觀和歷史階段論。這種發展模式忽視了社會和環境成本,導致要么 “發展不起來”,要么“有增長沒發展”,要么環境被破壞,發展不可持續。發展主義滿足的是極少數利益集團的發展需要,而讓大部分人去承擔資源耗竭和環境破壞的災難性后果。發展主義所到之處,自然物就變成了發展主義體制和話語下的“資源”,并在商品化和市場化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本土的或全球的資本-技術的依附關系,越來越集中到各種權勢集團和資本集團的手中。冷戰結束以后,發展主義最為風行的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是世界公認的生態環境最為惡化的地區;在發展主義最受尊奉的20世紀90年代,也是全球臭氧層破壞、酸雨增多、海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最為嚴重的時期。

  文化層面必須批判消費主義觀念

  發達國家不可持續的高消費物質生活方式,也是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發達國家不但自己提倡高消費、超前消費,而且通過文化輸出和跨國公司將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推廣到發展中國家,使消費享樂主義不斷向全球蔓延。由于消費主義的鼓吹,不合理的消費欲望被體制和體制下的機構(大量的廣告公司)不斷制造和再生出來,其代價就是生態的破壞、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問題的更加惡化。

  在消費主義和利潤動機的強烈刺激下,“通過大量研發生產各種毫無價值的商品,鼓勵各種廢物的產生,只一年之內,工業國家年資源投入的一半到3/4就作為廢物排入環境”。受西方消費主義觀念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野蠻消費、資源浪費現象。就拿餐飲消費來說,有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可養活約2.5億人,折合糧食約800億公斤,相當于我們糧食總產量的15%。 ”因此,要徹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還必須對這種不可持續的消費主義觀念進行批判,進而倡導一種在環境與生態意義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并不降低人們的生活水準,而是使人們適當地放棄消費個人主義,以便更能與環境和諧相處。

  科技層面必須關注技術的人道化使用

  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表明,人類對自然的改造、干預越多,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也往往越嚴重。技術作為人類理性的結晶,在極大地提高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時,也可能使得這種意料之外的后果更加嚴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是人類行為不可預料的后果,而且是技術活動外部影響的產物,是人類對理性能力過于自信造成的,并因為人類對技術的崇拜而加劇。為了避免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性影響,人類必須摒棄無限制的科技發展邏輯和科技萬能的觀念,而關注“技術的人道化”使用,從價值理性的角度而不僅僅是工具理性的角度研發、使用技術。

  在當今時代,人類的生產生活須臾離不開科學技術。強調技術風險,并不意味著我們要簡單地拒斥技術,倡導反科學主義觀念,相反,這恰恰反映了我們對(未知世界)知識和人類生命的尊重,關注技術的人道化問題。生物技術,特別是基因技術,因為改變了生物最核心的內在,與一般技術活動改變生物的外在形態相比,對自然改變得更深,風險也更大。所以,對生物技術,特別是基因技術,既要鼓勵大膽研究,又要謹慎小心運用。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