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
九大新常態,不但直接觸及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矛盾與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圖。準確把握新常態,其目的是要通過適應新常態而引領新常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宏觀調控自然不能缺位。綜觀這九大新常態,都能見到政府宏觀調控的身影。近來,新一屆政府對宏觀調控方式進行了多方嘗試,比如區間調控、定向調控、微刺激等,可以認為是對新常態下宏觀調控方式的積極探索。
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前提下,不斷豐富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才有助于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由此,相對過去以需求管理為重點的宏觀調控方式,在新常態下,政府的宏觀調控應從需求管理向以供給管理為主、輔之需求管理的新的宏觀調控方式轉變,強調主動有為、底線管理、“微調”與“預調”相結合,區分經濟下行中的周期性因素與結構性因素,實現精準發力。一方面,針對周期性因素采取逆周期的需求刺激政策,實現穩增長,另一方面,對于結構性因素,加大供給管理的力度,通過定向財稅優惠、加快國企改革、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等,以調結構來促增長,同時也有助于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經濟風險。此外,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比如近期世界石油價格的不斷下跌及其后續影響,政府宏觀調控方式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值得進一步重視。
積極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九大新常態的內容,不同程度地包含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例如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可以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源。而且,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新跡象,像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就預示著這些新的動力源已經或正在形成。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體現了對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準確判斷。
對新動力的培育,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優化已有的動力,提高其動力作用效果。例如,實現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移,推動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制造業邁進,在舊的消費格局中不斷挖掘以民生為主題的新的消費熱點,等等。第二,審時度勢,適時推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設天津、廣東及福建3個自貿區以及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等,都可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第三,也是要特別提及的,培育新動力,創新是關鍵,它不僅包括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管理創新,更包括了制度創新。緊緊圍繞著新的增長點,通過制度創新來釋放改革紅利,應是最重要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