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室主任 賀新元
十八大倡導要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任務。從此岸到彼岸的路徑方法的構建,是實現中國夢的核心內容。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24個字解決的就是實現中國夢的“船”或“橋”。下面從認知與踐行的關系、培育與踐行的意義與怎樣培育與踐行三個方面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認知與踐行的關系,我們可以用“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來表述。我們常說的“內化于心”,主要講的是認知;“外化于行”,就是講踐行。“內化于心而外化于行”就是強調知行合一,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統一。所以我們稱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光有認知,單講形而上,把自己懸在空中下不來,坐而論道,是無益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在于通過培育與踐行,去推進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實現中國夢。這就需要形而上與形而下相結合,需要認知與踐行相統一。如果離開認知,缺乏“內化于心”這一環節,大家既記不住24個字,更不知曉其中的含義,又如何“內化于心”呢?如果不能“內化于心”,又怎么能“外化于行”呢?因此,踐行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抓好認知一環。認知,其實包括兩個步驟,先是“認”,認可24個字并要把它們牢牢烙在腦海里,成為永久性的價值記憶;然后才是“知”,理解24個字的深刻內涵并要把它們內化到血液與骨髓里,成為思想性的價值基因。這兩個步驟的實現,才是“內化于心”的真正達到。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踐行的自覺。只有自覺踐行,才能發揮這24個字在價值觀上的引導作用與指導功能。
二、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
《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這句話可以作如此理解:24個字代表的核心價值觀既是我們找到了達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目標的手段,即找到使用“船”或“橋”的方法;又是當下我們追求和實現的價值觀系統,以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過程中的具體建設內容,即需要我們去“造船”或“架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實際上就是如何去打造一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河中駛向“中國夢”的大船,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河上架設一座通向“中國夢”的大橋。這就是毛澤東在1934年寫的《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到的:“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這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集體領導在新形勢下提出的新任務就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字所代表的核心價值觀,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完成和實現這個任務的“船”或“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