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 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核心和領袖人物至關重要
大國崛起需要科技、人才、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支撐,科技是“中國崛起”之基,創新是“中國崛起”之魂。但是,“中國崛起”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動態發展過程,不僅是經濟總量、貿易總量和綜合國力的崛起,還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的探索、創新和展示,它必然對現存制度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核心和領袖人物至關重要,他是“中國崛起”的核心要素。
縱觀古今中外,但凡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中興和崛起,必然有一個出色的領袖人物。漢代中興得益于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唐貞觀之治來自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高瞻遠矚;康乾盛世與康熙乾隆等英主不無關系。當然,歷史不是這些封建帝王創造的,也不是所謂的英雄創造的。但是,一個國家在崛起進程中,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的作用至關重要。實際上,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崛起時,領袖人物發揮了核心作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如果沒有林肯的膽略和氣魄,可能就沒有今天美國的強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如果沒有羅斯福的非凡領導,恐怕就沒有今天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
中國是個發展中大國,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復雜,尤其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有一個能力和魅力出類拔萃,能夠舉重若輕、“鎮得住”、“玩得轉”的領導人物來完成“中國崛起”這一偉大歷史使命。正如鄧小平所說的,領導集體中要有一個說了算的人。他還以中國在崛起準備期中實踐現身說法,“毛(澤東)在毛說了算,我在我說了算……”。正是因為鄧小平這個領袖人物的作用,中國才在危難中開啟改革開放,才有了中國今天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
領袖人物的個人素質關系到“中國崛起”的方向和速度。“中國崛起”需要這樣的領袖人物:一要個性鮮明,自身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在關系到祖國命運前途的關鍵問題上,要敢于擔當;二要有戰略思維能力。戰略性的決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戰略性的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中國崛起”需要強大的戰略決策能力,要站得高、看得遠,有全局觀、大局觀,在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的大是大非面前,信仰堅定,行動果敢,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駕馭和掌舵中國這艘“超級航母”,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路“和平崛起”;三要具有影響世界的“軟實力”。領袖代表著國家的形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引導著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和認知,影響著“中國崛起”進程中青年人的方向,因為青年一代的價值觀更具有世界性,其思維的開放性和多元性是“中國崛起”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體現,對于中國崛起是積極因素,在未來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可以減少中國與外部世界的摩擦,成為推動“中國崛起”內部變革的力量;四是領袖人物必須既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又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涵養。“中國崛起”是一個偉大的系統工程,作為領袖必須及時洞察世界風云變化,對世界的發展、國際的動向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在喧囂的輿論風云中站得穩,才不致落入諸如“民主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圈套中。“中國崛起”是在中國的昨天、今天的基礎上崛起,因此,領袖必須熟知中國的國情和文化,立足于中國的文化基礎實現“中國崛起”。
領袖的魅力是“中國崛起”的核心元素之一。縱觀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年多來的實踐,可以說是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習近平作為這個領導集體中的“領袖”,具備了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崛起”的“中國夢”所需要的所有潛質和特征。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