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職業農民從哪里來
浙江省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發揮農科教一體化辦學體制優勢,成立農民學院,積極探索“項目菜單、課程超市、課證融合、訓以致創”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
作者:浙江省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曾劍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為解決未來“誰來種田”問題而做出的重大決策。近年來,浙江省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發揮農科教一體化辦學體制優勢,成立了溫州農民學院,并通過實踐摸索出“項目菜單、課程超市、課證融合、訓以致創”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模式。
項目菜單模式:照單點“菜”,免費開課
為解決農民培訓“兩頭熱、中間冷”和“老面孔”等問題,進一步貼近農民生產、生活實際,根據夠用、管用原則,實施項目菜單管理模式。
學院以教改課題研究或補貼形式鼓勵教師開發各類新型培訓項目,經學院教學委員會審核批準,將具備培訓條件的項目及時整理成培訓菜單,編印成冊,并在全市各新聞媒體和溫州農民學院網站上刊登。學員可根據項目菜單內容,以網絡或實地報名的方式進行點“菜”,每個項目報名人數只要達到規定要求,即可免費開班。目前,學院已整理出楊梅種植、奶牛養殖等200多項覆蓋面廣、實用性強的培訓菜單。
課程超市模式:按需自選,學分管理
為適應廣大農民學員的文化基礎、興趣愛好、工作實際等現實情況,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學院打破工作常規,開設了成人學歷教育彈性學分制和“課程超市”,按照學員的實際需求開設課程,除2門公共必修課和4門專業核心課程外,開出近90門課程供學員選擇,學員可從中自選16至18門課程,修完70學分即可畢業。
此外,學員經批準可到全日制高職班級或學院舉辦的其他培訓班聽課,學院根據學員聽課課時的多少和實際效果來充抵學分。該模式最大的特點在于,不單純追求學歷深造,而是注重因材施教,強化能力提升,著重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難題。
課證融合模式:學考互通,上崗無憂
為打通培訓、考證、上崗、就業快捷通道,學院創新實施課證融合模式,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學員培訓與職業考證、未來崗位相對接,教學內容與考證內容、就業指導相對接,學員經過學習之后能直接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如農民技能大賽的賽前培訓,就是按照技能考證要求,組織學員開展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經過認真學習訓練,大部分學員能通過理論考試與實操考評,并獲得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
該模式對學員的吸引力非常強,2013年學院錄取首屆農民學歷教育學生168名,其中有21名此前已獲得全日制專科文憑、6名獲得全日制本科文憑,這批學生看重的就是培訓考證、提升能力、上崗就業“一站式”的快捷化優點。
訓以致創模式:導師指導,項目實操
為培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業創業型人才,學院依托浙江小企業創業基地、溫州青年創業學院等多個平臺,創新實施訓以致創模式。舉辦農村青年農業科技創業致富精英培訓班,對學員開展諸如農民網店主、家庭農場主等創業培訓;采用“導師+項目+團隊+基地+農戶”方式,對學員進行“一對一”的創業指導;成立溫州農民學院學員農產品聯合銷售(展示)中心,有30多家農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的農產品進駐該中心,為學員提供真實的創業場景,提升學員的創業能力。近年來,每年通過培訓幫助農村青年創業20余項,通過創業培訓,學員創建了浙江天遙農業有限公司,目前已發展為集經濟林種植、畜禽養殖、農業休閑觀光、農業開發咨詢、農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市級農業綜合性開發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