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的新視點

2015-01-20 09:17 來源:《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我有話說
2015-01-20 09:17:24來源:《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的新視點

從習近平的安全觀與發展觀談起

  作者:中共山西省委黨校 周榮

【摘要】 習近平提出的安全觀與發展觀體現了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的新視點——"共創"與"共建"。具體表現為:新理念——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與共建伙伴關系,應該成為亞洲人民的共同理念;新基點——安全與發展齊頭并進,安全是為了發展,發展是為了更加安全;新征程:做新理念的積極踐行者,不管是放飛夢想,還是實現夢想,都離不開亞洲各國(或地區)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更多還原

【關鍵詞】 安全與發展; 新視點; 習近平; 安全觀; 發展觀;

  2014年,在我國召開了兩次有關亞洲發展的地區性會議(5月的亞信峰會與11月的APEC會議),對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在這兩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提出的安全觀與發展觀將成為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的重要引領,它體現了維護亞洲安全與推動亞洲發展的新視點———“共創”與“共建”,具體表現為新理念、新基點與新征程。

  一、維護安全與推動發展的新理念: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與共建伙伴關系

  從歷史上來講,處于亞太地區內的亞洲曾經在國際話語權上被邊緣化。近年來,擁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1/3經濟總量的亞洲發展迅速,國際作用越來越大,但同時也面臨多方面的安全挑戰。因此,維護安全是促進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時,一個發展強勁的地區又會對維護安全提供強大后盾。因此,安全與發展必須得到同樣的重視,缺一不可。

  近年來,安全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重視,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非常重視安全問題,形成了安全新理念。在2014年3月的海牙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高瞻遠矚地提出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新核安全觀”,強調“要實現持久核安全,必須做到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利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作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并就加強核安全作出了中方的莊嚴承諾。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對核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科學理性認識,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核安全挑戰的信心與決心,展示出中國支持國際社會核安全努力的積極態度”〔1〕。習近平的安全觀充分體現了他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在5月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習近平發表了《積極樹立亞洲安全觀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講話,推動了安全觀的發展,形成了系統的亞洲安全觀。他指出,“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我們認為,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2〕。這段話告訴我們,在安全問題上,一定要創新理念,不能抱殘守缺。關于亞洲安全觀這個問題實際上他在其他場合也提到過,但是作為國家主席,作為政策宣示提出亞洲安全觀,這還是第一次。尤其是“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把“亞洲的事情應該由亞洲人民來解決”的內涵體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習近平維護亞洲安全的新理念———“共創”觀。

  安全重要,發展也同樣重要,二者相輔相成。在發展問題上,習近平也提出了新理念。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作了題為《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的精彩演講。他指出“,今天的亞太,占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也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因此,要“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攜手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不斷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精心勾畫全方位互聯互通藍圖”。基于上述幾點,中國將“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確定為今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主題,并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作為重點議題〔3〕。筆者認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體現了習近平推動亞太發展的新理念———“共建”觀,這一觀念對推動亞洲發展同樣適用。

  總之,“亞洲的事情應該由亞洲人民來解決”,共創安全局面,共建伙伴關系,應該成為亞洲人民的共同理念。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