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辯證思維做總體謀劃和解決主要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關講話系列解讀四
阮青
(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既要注重總體謀劃,又要注重牽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們既要講兩點論,又要講重點論,沒有主次,不加區別,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論述告訴我們,每到關鍵時候面對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總是力求從哲學中尋求滋養;他特別自覺注重運用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原理,來分析當代中國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進程中下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矛盾,探索解決矛盾的新思路、新辦法。
注重總體謀劃并善于抓住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經驗總結。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歷史階段,總是善于在全面分析主客觀情況的基礎上,注重總體謀劃,正確找出主要矛盾,以確定自己的戰略策略,集中優勢兵力解決主要矛盾,聚合各種力量解決主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揚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強調全黨要善于運用唯物辯證法認識和處理問題,善于從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統領全局、統籌規劃,又在重點突破中推動工作協調發展。全面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是黨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在方向問題上,我們必須十分清醒。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習近平總書記既注重總體謀劃,又優先解決主要矛盾的思路,把總體謀劃與解決主要矛盾有機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中,從而把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推向新階段。
注重總體謀劃,善于抓住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是中國共產黨科學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原則。主要矛盾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重要基本原理。這個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由諸多矛盾構成的復雜有機體系,各種矛盾和每一矛盾兩個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從而形成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區別。主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的、決定的作用,其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次要矛盾處于次要和服從地位。主要矛盾影響著非主要矛盾的性質和作用,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主要矛盾解決得好,非主要矛盾就可能迎刃而解;主要矛盾解決不好,非主要矛盾也不可能得到很好解決。只有抓住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才能正確確定工作中心,從而制定科學的路線方針政策。善于抓住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關鍵,是能否科學判斷主要矛盾從而找到解決主要矛盾的正確途徑。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受挫折的教訓。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開創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由于錯誤認識了社會的主要矛盾,主張“以階級斗爭為綱”,最終釀成一場全局性、長期性、災難性的十年浩劫。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認識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確定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果斷提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而且使各個方面都來集中解決這一主要矛盾。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向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經歷了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風風雨雨,今天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是“我們打得鐵很硬”與“自身還不是很硬”的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任務很艱巨而緊迫”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重而道遠”的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很緊迫”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重而道遠”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建黨一百年要實現的偉大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偉大目標的內在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偉大目標的基本方略,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偉大目標的政治保證。這個主要矛盾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人正確認識當今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各種新常態下的國內形勢基礎上做出的新判斷,是下一步開展各想工作的著力點,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導人心的聚集點。
盡管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其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但是,非主要矛盾也會影響著主要矛盾的作用和發展,非主要矛盾解決得好不好,也會促進或制約主要矛盾的解決。這就要求我們既要講“重點論”,也要講“兩點論”,甚至講“多點論”,學會“十個手指彈琴”。習近平總書記是處理好“重點論”和“兩點論”關系的行家高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他要求領導干部既要看到國際國內形勢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從壞處著想,做最充分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面對黨所肩負的改革開放的歷史重任,他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改革,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面對國內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卻出現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滑坡、信仰危機和價值觀混亂現象,他強調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面對國內目前出現的“成績前所未有、問題也前所未有”的發展情景,他強調科學發展是要正確處理局部和全局、數量和質量、速度和效益關系的又好又快發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協調發展,正確處理城市和農村、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的統籌發展,正確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各方面關系的全面發展,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現在與未來關系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充分貫徹和體現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傊?,只有抓住和解決好主要矛盾,才可能有效化解或解決其他矛盾;同時,其他矛盾的有效化解和解決也會促進主要矛盾的解決。既突出重點,又兼顧其他,把多種力量融匯成巨大的歷史合力,從而推動我們的事業健康順利向前發展。
要妥善解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問題,必須正確處理三個關系。一是正確處理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正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是科學確定中心工作的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建設是全黨各項工作的中心。同時,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建設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關系,做到全面推進、協調發展。二是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領導干部要樹立系統和整體觀念,增強全國一盤棋意識,在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以全局利益為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不僅妨礙全局利益,最終也會損害地方和部門的利益。三是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領導干部既要立足當前,又要具有戰略思維。不怕眼前落后,就怕眼光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