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2015-02-13 10: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有話說
2015-02-13 10:23:0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張鑫 楊海泉

  “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無論是對中國“走出去”還是對亞非歐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的發(fā)展,都將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快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這一戰(zhàn)略與“馬歇爾計劃”在實施背景和目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人將“一帶一路”稱之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不僅有違客觀實際,也將危害該戰(zhàn)略的實施及其效果。

  “馬歇爾計劃”因由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將軍首先提出而得名,其官方名稱是“歐洲復興計劃”。該計劃于1947年7月正式啟動,在1948年4月至1951年底執(zhí)行期間,美國為戰(zhàn)后的西歐國家提供了包括金融、食品、技術、設備、原材料等多種形式、合計130多億美元的經濟援助。這對幫助西歐國家迅速重建并恢復經濟,對美國轉移過剩的產能、開拓新的市場、刺激出口、確立美元的全球性貨幣霸主地位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2014年APEC會議期間,習近平主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希望這一戰(zhàn)略構想成為構筑亞洲互聯(lián)互通的堅實基礎。該戰(zhàn)略被某些海外人士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或“新馬歇爾計劃”后一夜走紅,遭到輿論界的熱炒。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形式上確實與馬歇爾計劃有某些相似之處。一是都以消化產能過剩與“走出去”為核心;二是都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投資的重點;三是都重視金融貨幣上的合作,通過提供貸款、設立靈活性的基金來運作。馬歇爾計劃設立了“歐洲復興基金”(也稱“對應基金”),將援助資金轉換成為由當?shù)刎泿艠嫵傻馁Y金。中國倡導并出資500億美元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還承諾出資400億美元建立絲路基金,歡迎亞洲內外投資者參與,等等。必須承認,歷史其實是很難簡單復制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馬歇爾計劃在經濟層面具有相似之處,即中國和美國都希望通過向海外投資來消化充足的資金、過剩的產能和閑置的生產力,促進本國貨幣的國際化,但這些并不能掩蓋兩者的差異性。

  第一,實施的背景和對象國不同。二戰(zhàn)結束后,大發(fā)戰(zhàn)爭橫財?shù)拿绹毙鑿膽?zhàn)時經濟向和平時期經濟轉型,歐洲則經濟凋敝、百廢待興,迫切需要外界的援助。由此應運而生的馬歇爾計劃就是要幫助西歐發(fā)達國家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同時緩解美國產能過剩問題,實現(xiàn)國內經濟持續(xù)繁榮和對外經濟擴張。“一帶一路”戰(zhàn)略提出的背景是,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發(fā)展成為制造業(yè)大國,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具備了通過海外投資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的條件。“一帶一路”戰(zhàn)略投資對象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包括亞洲、非洲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qū),比馬歇爾計劃涵蓋的國家和地區(qū)更多,范圍更廣。

  第二,參與方的角色和地位不同。馬歇爾計劃以美國為主導,由美國單獨出資或輸出產能,對歐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對等的關系上,受援國處于接受與附屬地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被排除在外。這保障了馬歇爾計劃的執(zhí)行效果和主導國的利益。中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出資開展互利共贏的商業(yè)活動,歡迎任何國家加入,包括與中國有島嶼爭端的菲律賓等國家。由于涉及的國家和地區(qū)非常多,增加了合作與協(xié)調的難度,也將帶來一定的風險。

  第三,最終目的不同。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不僅具有經濟目的,更具有政治目的。美國為了獲得世界霸主地位,在冷戰(zhàn)中與東歐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陣營相抗衡,迫切需要西歐這一盟友。因此,馬歇爾計劃名義上是幫助歐洲重建經濟,但其戰(zhàn)略指向很明確,那就是要將西歐納入美國的全球經濟體系,使之成為其在歐洲的主要附庸,以鞏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正如馬歇爾所說,該計劃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一個自由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社會環(huán)境”。只不過后來歐洲走向一體化,發(fā)展成為一支可以在經濟、貿易和技術等方面與美國抗衡的重要力量,在不同領域形成了對美國的競爭優(yōu)勢。這是美國當初沒有想到的。

  古代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歐、亞、非各國友誼的見證,對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推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目的在于續(xù)寫古代絲綢之路的新篇章,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繼承當年絲綢之路的美好愿景,加速與各國經貿往來,最終形成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fā)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當前,歐、亞、非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普遍處于經濟發(fā)展的上升期,與之開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中國利用積累的外匯儲備作為資本金,通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帶動產能和資金輸出,在承擔很大風險的前提下,希望借此緩解這些國家的財政壓力,完善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當?shù)厝嗣竦纳钏健R虼耍瑳Q不能把“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馬歇爾計劃”相等同,并堅決回應、反駁中國試圖趁機向全球擴張、爭奪話語權、控制那些亟待完善基建又缺乏資金的貧窮國家等謠言。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xù)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tài)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