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要與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
????會議指出,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使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從要素流動看,不僅農村勞動力向城市流動,而且城市現代生產要素要向農村流動。農業現代化要與新型城鎮化同步發展。新型城鎮化強調以人為本,特別是“三個1億人”問題的解決,將有助于進城務工農民市民化,促進以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率提升,也將有助于緩解農村人地矛盾,促進農業現代化。城市現代生產要素流向農業農村,特別是技術、管理等流向農村,將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現代化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也要同步發展。實踐證明,并不是新型城鎮化自然而然帶來新農村,許多地方是繁華城市與落后農村并存。因而,在重視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也要重視新農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地方重視物的建設,相對忽視人的建設。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并進。要促進農村勞動力從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要增加對農村人力資本的投資。最關鍵的是教育農民。農業現代化需要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隨著進城務工農民市民化推進,進城務工農民素質決定產業工人水平和城鎮人口素質,因而也決定著中國國際競爭力。要不斷提高務農農民和進城務工農民的素質,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培訓農民。對農民進行技術等職業培訓越來越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工作。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統一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使農民和城市居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韓國新村建設提出要培養農民自立、自強同樣精神,中國新農村建設中也要注重農民自立、自強精神培養。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同時,中國還有扶貧重要任務。只有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才能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創新是農業現代化動力之源
????會議提出了“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來源于農民創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民的創造,鄉鎮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等也是農民的創造,現在正在推進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也是農民的創造。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也要依靠農民創造。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要堅持以人為本,激發農民的創造、創新、創業活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創新成為經濟發展重要驅動力。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也是如此。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調研時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向創新要活力、要動力、要出路、要效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農業“五個新”都離不開創新驅動,比如: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要依靠科技創新;農業結構調整也要依靠科技支撐,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需要創新;促進農民增收,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而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探索要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并進,特別是使農民成為職業農民和較高素質城市產業工人更需要創新。
????政府要營造創新的環境。創新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環境,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各級政府要從體制機制上對創新予以引導、支持和保障。就如同在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的,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只要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符合改革方向,農民群眾歡迎,不管什么形式,都要鼓勵和支持。只有營造了創新的氛圍,創新驅動力才能發揮出來。
????法治是農業現代化根本保障
????會議提出,要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和法治思維,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度,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造就一支過硬的“三農”干部隊伍。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依法治國。要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系,善于用法治思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改革要于法有據,有法可依。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任務,比如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等,這些改革要真正落實,必須首先要修改相關法律法規,然后才能進行實施。對農業農村進行管理時,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培育農民法治意識,推進依法治村。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農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保障。實踐證明,凡是發展好的農村都有一個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推進農業現代化也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不斷增強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干部法制觀念,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在農村經濟社會中作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