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幼兒教育重心在鄉村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支持鄉村兩級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建設”。這個思想第一次明確傳達了三個信息:一是要扭轉以前公辦園、示范園辦在縣城,遠離農民,為少數人服務的狀況;二是要關注農村鄉鎮級別的幼兒園,更要關注村組級別的幼兒園,這兩級幼兒園才是幼兒教育事業的重中之重,不能重心上移,否則就失去基本的群眾基礎;三是在農村的幼兒園要具有普惠性,不能有營利動機。
這些信息體現了決策者心系農民群眾,盡快解決社會弱勢群體子女教育的堅強決心。從最基礎的部分做起本來就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現在就是要正本清源,修復黨群關系,重新提振農民的信心。
高中階段教育要統籌兼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從高中階段教育大局出發強調,“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以未能繼續升學的初中、高中畢業生為重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全覆蓋,逐步實現免費中等職業教育”。
這段話含義深刻,指出現行高中管理體制存在部門分割弊端,要從體制上理順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的關系,還要從校內到校外形成合力,對每個兒童的生涯發展負責。普通高中不能千校一面,僅僅為升學服務,要多樣化發展,滿足學生個性潛質發展的需求。
另外,一定要注意,義務教育之后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繼續學業而步入社會,連同一部分高中畢業不能繼續上大學的學生,我們要特別為他們鋪設繼續學習和職業培訓的道路,使農村兒童離開普通教育學校進入職業教育軌道后,仍然有機會、有尊嚴、有關愛,體會社會的關心。
新型職業農民要實現質的提高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提出,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有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才能解決未來誰種地的大問題。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強調,“積極發展農業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顯然,新型職業農民數量需要擴充,質量需要提高。這就需要府際關系協調,農科教合作,多種渠道共同發揮作用。
落實好已有農村教育傾斜政策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例如,利用信息技術推動農村學校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實施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教育經費要向邊疆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傾斜等。這些政策取得了一部分成效,現在中央再次提出這些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強化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在某些項目需要地方配套時,地方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克服狹隘思維,為農村教育服務,激發農村教育發展的活力。
“中央一號文件”帶來了什么
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問題。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有史以來最大篇幅論述了農村教育問題,極具戰略意義。
從最基礎的部分做起本來就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F在就是要正本清源,修復黨群關系,重新提振農民的信心。
農村教育有多重要
沒有良好的基礎教育做基礎,沒有農民的職業化,農業的現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樣,沒有高質量的農村教育做保障,即使有職業化農民,也會因子女教育問題而迫使他們離開農村。
流動人口子女能否順利完成義務教育,不僅直接關系到中國義務教育制度的貫徹落實,還關系到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速度和水平,更關系到中國現代化建設能否順利實現。
農村教育有哪些問題
城鄉差別對待的二元化思想是一種“重城輕鄉”的城市中心主義教育發展觀和價值觀,在這種制度思維指導下的教育政策和制度設計具有歧視農村的特點,違背了倫理上和法律上的正當性,違反了公民平等生存權、發展權和受教育權,背離了公正、和諧的現代教育價值理念。
實現城鄉一體發展,不是讓城鄉一樣發展,而是要扎根于農村本土、著眼于城鎮化發展實際,凸顯農村教育的本土特色,在城市與農村的互動中,實現農村教育的本土化發展。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取得了部分成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這些政策和措施,其目的是強化地方政府的執行力。